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不管是对于“和谐”还是“发展”,都构成巨大威胁。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尽快建立或完善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和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制度,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始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全国政权之前在小块红色区域内建设和执掌政权的伟大尝试,也开创了组织农民参与政治活动的艰辛实践。毛泽东同志和边界党组织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热情的政策,给我们以重大启示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旭宽 《社科纵横》2006,21(12):77-78
新闻报道式广告为违法广告行为。有效制止新闻报道式广告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对新闻报道式广告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社会地位与权益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但其中人是关键性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首先统筹城乡居民权利,赋予城乡居民同等的公民地位。保障农民公民地位,涉及到重大利益关系和制度的调整,是统筹城乡社会和谐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和突破口。当前,必须尽快消除歧视、排斥、限制农民合法权益的体制性因素,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获取各种合法权益,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领导干部因自己或下属言行不当、办事不力而向公众道歉的新闻时有耳闻。人的一生,难免犯错,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关键在于,犯错后不能讳疾忌医,要学会知错认错,有错纠错。唯其如此,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犯错后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谅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涉及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格局;尽快出台《农民权益保障法》,进一步明确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民的保障力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国家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分配格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危机意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但也受到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挑战。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之一,22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9.
乡村政治关系和谐构建与农民有序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及其秩序直接显示乡村政治关系状况,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我国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状况。针对我国农民政治参与不足与非制度化趋势的现状,构建和谐乡村政治关系的关键在于不断拓展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发展及其走向具有必然性,也带有偶然性。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从"向萍乡退却"到转兵井冈山,再到安家井冈山,同样可以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