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克林顿上台伊始,该政府的一个重要官员沃顿在阐述新政府的外交政策时强调说:“人权是我们政策的核心,美国将想方设法用其援助和影响力帮助这些国家促进人权和强化法制的民主制度。”①沃顿这番话如实地道出了美国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时的一种文化价值取向。当克林顿政府将环视全球的目光逐渐转移到太平洋时,作为实现其国家利益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美国进入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美国大众文化迅速向境外传播,形成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历史上“美国化”的第一次高潮。欧洲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试图限制这股引起欧洲精英十分恐惧的“洪水”的进入,但最终收效甚微。欧洲的“美国化”归根结底是以美国大众文化为媒介的“美国生活方式”向境外的大规模蔓延,这对于固守传统的欧洲社会来说也许是“不祥之兆”,但却是难以抵制的。由此,这一时期的“美国化”可能给欧洲国家带来文化转型上的混乱或许多人的“失落感”和无所适从,但从长远来看只会给“传统”中添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的新的成分,促进了欧洲国家向现代大众消费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从阿根廷独立战争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一个世纪期间,美国一方面企图通过外交途径,把阿根廷纳入自己的所谓“安全体系”之内,另一方面又配合经济力量,希望把阿根廷这个英国的“农牧产品供应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夺过来。但是阿根廷面对这个“北方强国”,并没有束手就范,而是与之进行周旋和斗争。所以两国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时期时而冷淡,时而紧张,甚至曾导致两国断交。在某些重大问题上,阿根廷还联合其他一些拉美国家,迫使美国不得不做出一点让步。因此对这一时期阿美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阿根廷在一战中、二战中及二战以后对美国采取了一些比较独立的外交政策根源。  相似文献   
4.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29届总统。在他就职期间,世界形势日益复杂。就美国而言,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向外扩张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即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阶段。完成这一“转变,威尔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威尔逊的扩张主义直接促使了所谓“美国理想”的产生,而这种“理想”又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5.
"可口可乐化"是深感美国文化威胁的欧洲文人对"美国化"比较形象的一种说法,反映了他们面对所谓"美国化"日趋加剧的形势下对如何维护本国传统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认同的忧虑.本文以法国和德国为例,考察了可口可乐在欧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饮料的曲折过程,由此认为西欧人对美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充其量只是增加了消费选择的多样性,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从父辈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上个世纪 80年代始 ,就有关注历史学命运的学者 ,敲响了“史学危机”的警钟 ,从此 ,历史学向何处去 ,一直是萦绕在史学工作者心头的重大课题。迈入新世纪以后 ,历史学将如何发展 ,更牵动着广大史学工作者的心。最近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几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结合自己的专业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本刊集中发表这些卓有见地的观点 ,相信会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从而推动对此问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昨日上午参加完任东来教授的追掉会之后返回福州,航班晚点,直到凌晨一点多才回到了家。我在禄口机场呆了将近四个小时,坐在机场的长椅上脑子里老是晃动着东来教授的身影,总是难以相信东来教授离世之事为真。东来教授正是学术研究的正当年华,生活上无任何不良嗜好,竟身患绝症,遽归道山,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世事难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发达世界的“无冕之王”,在20世纪出尽了风头,有些学者把20世纪称为“美国的世纪”尽管是一种夸大或炫耀,与实际显然不符,但并非完全是无稽之谈。美国在这百年期间先后从一个经济大国跃升为政治大国,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美国的这种地位似乎尚未动摇。美国正是依靠着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种种优势,以各种手段把其全球政治、经济等利益化为现实。在此过程中,美国文化在外交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战略中体现的更为明显。美国政府决策者有意识地将美国文化作为“征服”他国的“先行”,致使“文化输…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国使命观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使命观发韧于清教徒的宗教信仰。这种观念把美国视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国度,对人类历史发展和命运承担一种特殊的责任。这种观念在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对自己或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美国政府正是打着实现这种使今的幌子向外扩张,对弱小国家进行肆无忌惮的干涉。但干涉的结果,并没有给被干涉国家带来民主和自由,而是给未来就不太安宁的局面,注入新的不稳定因素,从而激起这些国家越来越强烈的不满和抵制,导致美国对外政策陷于窘境,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王晓德 《日本学刊》2007,23(3):105-117
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二战之后更为显而易见。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在日本向现代消费社会转变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给日本传统文化的延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考验。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传统的日本,并没有被“美国化”,相反在保留本国文化传统的同时,从美国大众文化传播中吸取了很多有利于本国发展的成分或观念以及形成现代消费社会的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