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网络政治舆论与网络政治文化作为新生的政治学概念,两者之间不仅存在诸多的相似与差异,而且还表现出内在的统一性联系。网络政治舆论与政治文化在主体、客体、介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但在形成向度、目标指向、直观把握、形成时间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差异。就其关系而言,网络政治舆论既是网络政治文化的外化,又是塑造后者的因素之一,而网络政治文化既是网络政治舆论产生的内在价值支撑,又是后者积淀的固化,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影响,表现出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吉尔吉斯斯坦自独立以来出现的民众对国家认同的传统政治文化的缺失,对于现代政治文化的脆弱、部族主义政治文化的坐大以及植入政治文化的"感召",构成吉政治文化的"碎片化"状态,共同催生了近20年的政治动荡。文章通过对吉政治文化的解读,揭示吉政治文化对其政治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体系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其发展表现为诸多亚文化之间冲突与和谐的循环交替过程。即冲突源于和谐的同时又消解在新的和谐之中;和谐是冲突的和解,同时又孕育了新的冲突。这一过程源于生产力发展的失衡、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政治体系的调试,其中经济发展是动力、社会单位是载体、政治体系是模型。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未能推动政治现代化的实质性变革。基于政治现代化动力与次序的双重视角,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困境宏观表现为:现代市场经济"量"的激增未能引发"质"的跨越,造成公民社会发育的缓慢,致使政治现代化内部原初动力的不足与外部推手的缺位;微观表现为:市场经济准则未能升华为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与政治价值的基本内核,加之传统政治观念的根深蒂固,致使政治现代化的内在"软动力"缺失。简言之,动力不足、推手缺位及观念禁锢等因素,制约着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政治稳定是政治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政治文化是对稳定的政治体系长期不断的认知、评价的结果的积淀。政治文化是构成政治稳定的深层因素,政治稳定的实现依赖于政治文化的性质与类型。建构有利于政治稳定的政治文化,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