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特别是对当下儿童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的深刻关注,2002年中国儿童文学的热点、焦点问题大致在以下数端:关于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关于低龄化写作;关于儿童文学的推广;关于科幻文学;关于成长小说等。对当下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批评及文体建设也是这一年关注较多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儿童观问题是儿童文学一个根本性的文化问题 ,2 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思潮 ,集中到一点 ,就是“儿童观”问题。从五四“以孩子为本位”的儿童观 ,到 30年代“配合一切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再到八九十年代尊重儿童个性的儿童观 ,它的背后是社会文化产生了变革 ,通过儿童观来影响儿童文学观和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着重论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问题.他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他进而号召我们:“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  相似文献   
4.
论儿童文学教育主义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希望是在于将来。”(鲁迅)希望是连接两代人之间的绿色纽带。在人类文化中,子女的存在往往是被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无论什么时代、什么民族的儿童观,必然蕴涵着成人对儿童的希望,教育正是从这里开始的。成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多种多样,包括文学作品。凡是利用文学来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的,就是“教育主义”。导致儿童文学教育主义倾向的原因,尚缺乏系统的考察。我以为,西方的“原罪论”与东方(中国)的“泛道论”  相似文献   
5.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第30届世界大会于2006年9月在中国澳门举行,围绕本次大会的总主题“儿童文学与社会发展”,来自世界54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文全面呈现了澳门会议的论辩与思考以及国际安徒生奖的情况,透视出当今国际儿童文学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现象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突出现象,一是左翼文艺运动给儿童文学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张天翼创作的三部长篇童话把现实主义儿童文学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三是伴随着“科学救国”的思潮出现了科学文艺创作热。30年代的儿童文学体现出进一步强化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进程的倾向,并注入了“革命范式”的理想主义激情,但也有某种图式化而缺乏审美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常用“绘声绘色”来形容文学作品描写或叙述的生动逼真。“声”是听觉形象,“色”是视觉形象,声、色描写是文学描写的基本功之一,写色不易,写声更难。古今名家深谙此理。他们不但细调丹青,工于绘色,而且精研音律,善于绘声,给我们留下许多摹音绘声的名篇佳作。远在二千多年前的《礼记·乐记》篇,作者就用“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来形容高昂低扬的歌声。东汉马融的《长笛赋》、魏晋嵇康的《琴赋》、潘岳的《笙赋》等,都是写声的名篇。在唐诗繁花似锦的苑圃里,白  相似文献   
8.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立较早、人数最多、影响很大的新文学社团。关于该社团对新文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有许多论者做了大量研究,似乎已经有了定评。但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轻视儿童文学,忽略了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科学考察,因而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现象——二十年代文学研究会(以下简称文研会)发起的“儿童文学运动”及其这场运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说过:“郑振铎兄创办《儿童世界》,要我作童话,我才作童话,集拢就是题名为《稻草人》的那一本。”他的第一篇童话《小白船》发表在《儿童世界》第一卷第九期上。1922年,他共在该刊发表了19篇童话,以后又写过20多篇,合计43篇。这些童话分别结集为《稻草人》(1923年)与《古代英雄的石像》(1931年),此外还有《鸟言兽语》、《火车头的经历》等篇收录在《四三集》中。 叶圣陶童话全系作家独创。鲁迅曾赞誊《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郑振铎认为《稻草人》“在描写一方面,全集中几乎没有一篇不是成功之作”。叶圣陶童话正是内容与形式双美的杰作,它的出现是中国艺术童话成熟的标志。叶圣陶自己也对郑振铎这样说过:“我之喜欢《稻草人》较《隔膜》(叶圣陶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引者注)为甚,所以我希望《稻草人》的出版,也较《隔膜》为切。”叶圣陶之所以如此偏爱他的童话,因为这是他献给“最可宝爱的后来者”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是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著名学者、诗人、教育家和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奠基者吴宓先生(1894~1978)逝世20周年。从1949年起,吴宓一直在重庆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师范大学)任教,沾溉西南桃李长达28年,占去其生命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