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家庭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权利,也是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内在价值具有全面性、不可替代性和社会性.但是在教育布局大规模调整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贫困地区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时间大幅度减少,教育内容简单化,教育形式更加松散放任.尽管以"撤并"为主要表现的教育布局调整已被全面"叫停",但其影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纠偏.教育制度是儿童获得家庭教育的基本保障,家庭教育的延续是乡村文化免于衰败的最后防线,需要我们对"后撤点并校时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权利保护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共同作用,安多地区民族文化阃互相依存,和谐共生,形成特点鲜明的多元文化共生格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安多三大文化体系问的势力总体均衡与民族文化个体间的差异显著并存、安多区域文化特质是包容和开放以及在同一宗教场域内的文化相融更为自然而广泛等三个方面.在现代性下,安多多元文化共生格局演进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广度与深度上将进一步增强,国家政策变量对多元文化共生的影响力也将日益突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安多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现象的演进形态仍将是"和而不同".影响文化共生格局形成的基础性因素是安多地区社会经济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于青海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公平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利用社会性别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发现:青海农村参合女性的利用率虽有所提高,但利用程度与男性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一现状,青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较强社会性别意识基础之上,使制度更有利于女性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利用,以此来改善其健康水平,缩小两性的健康差距,最终实现健康公平。  相似文献   
4.
区域性贫困是我国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点与难点。藏区作为一个集聚地理生态和族群文化的特殊地区,其扶贫开发的顺利进展更是与宏观社会层面的健康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对青海藏区贫困现状的多维分析,本文深入探讨了影响青海藏区扶贫开发进程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层面提出了关于加快藏区扶贫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安多地区自元明期始,逐渐形成了汉、藏、蒙、回、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多元民族文化共存一体的格局。出现了安多地区多民族聚居互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宗教信仰认同及形成的多元文化共生现象,展现出了安多地区文化共生模式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将一切有利于和谐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宗教也不例外。运用宗教学基本原理分析藏传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以此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