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王熙远 《学术论坛》2001,(6):129-133
本文以田野考察与前辈学者调查材料为依据,从文化学的视角,探讨了广西瑶族丧葬与巫术巫觋、风水墓向、葬法葬式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2.
1985年,笔者到田林县浪平乡江垌村毛拜陀屯进行历史调查,在村民杨再江家所藏的书(竹夹)中翻到了一本封面字体狂草难辨的手抄本,好奇心驱使我打开一看,见内有“扶明灭清”字样,插图十九页,诗约占1/3,啊,天地会海底!我喜不自胜。仔细考究,它为纱纸(当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西会党斗争十分活跃,出现了“遍地皆洪党”的现象,它们的起义和斗争,爆发在辛亥革命前,沉重地打击了晚清王朝,推动了辛亥革命在广西的深入开展,在广西人民的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1904年10月孙中山在美洲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号召国民应从广西会党的胜利斗争中鼓起革命信心和吸取力量。这可以说是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辛亥革命前的广西会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当时,广西为什么会出现如火如荼的会党斗争呢?以下谈谈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4.
我于1985年8月3日到广西西林县进行社会历史调究,在该县定安镇大院内厨房门口水沟上发现清朝嘉庆十八年二月立的《奉宪严禁积弊告示》碑。碑长120厘米,宽68厘米,厚11厘米。碑的内容主要反映当时桂西壮族地区士流赋税之争的情况,对研究清王朝与桂西壮族当时的土官及其后裔成员的矛盾与斗争,亦有参考价值。下为抄录的石碑全文及其对碑文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初期的大办农业运动中,广西田林定安曾挖出了九十八个大坛,每个坛中约装尸骨三至四具,共计有三千多人。同时还发现了一块石碑。碑名为《清故庚申罹害男妇老少众墓》碑文内容:“咸丰十年,发匪屠城,男妇老少□□□众。当时权收浅埋,日久牛马  相似文献   
6.
桂西“三林”碑刻、状文一束王熙远1992年2月7日至22日,笔者趁寒假之便,到桂西北诸县一走,在田林、西林、隆林三县获得碑文8,状文4,共12则材料。这些材料都是雍正至嘉庆年间的文字。“地近易核”,“时近迹真”。它们是研究广西壮族地区改土归流后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调查材料为依据,探讨广西瑶族丧葬与灵魂观念、巫术巫觋、风水基向、葬法葬式、佛道二教的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八六○年(清咸丰十年)春,石达开部宰制曾广依曾率部在西林县的定安乡集体屠杀过几千人。今岑氏宗祠后的后龙山下,离农械厂后面约百余米处的水泥电杆下,旁边有一棵李树的大约四分的田块,就是收埋当年惨遭杀害乡民的“众人坟”。据七十年代初“农业学大寨”中参加开挖这块田的原定安大队党支书农周会说,他们在田里掘出了能装七、八挑水的大坛九十八个,内中盛满了人骨。起坛时,还掘起一块石碑。其碑文照录如下: 清故庚申罹害男妇老少众墓  相似文献   
9.
反映清雍、乾以后桂西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几块碑刻史料王熙远1992年2月7日至22日,笔者到桂西北部壮族山区进行历史调查,在凌云、乐业、田林、西林、隆林等地查阅县志,考察碑文,发现几块颇有价值的碑刻,它们是:1.雍正五年刻,现存田林县那比乡六邦屯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