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狂欢化是巴赫金的一个重要概念。狂欢化即"复调",是语言的离心力量,是事物的"欢悦的相互依存性",是角度与表演,是对狂乱无序生活的加入,是无处不在的笑声。狂欢化在海勒的《终了时刻》中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具体体现在世界经验的狂欢化,艺术思想的狂欢化和文学体裁的狂欢化三个方面。作者在作品中把狂欢化阐述为一种反制度,一种代表后现代主义本身的另类生活。  相似文献   
2.
试论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三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非裔美国文学理论的三大特征,即时代性、黑人性、兼容性,探究其生命力所在,凸显非裔美国文学理论在美国黑人人权斗争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对黑人美学构建的意义以及少数族裔话语的理解与接受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长篇代表作《宠儿》继承现代派表现手法,发扬黑人文化艺术传统,通过熔合二者,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开地。  相似文献   
4.
王祖友 《社科纵横》2010,25(1):82-84
笔者拟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背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审美诉求、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做出一点概括,以促进后现代主义文学话语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