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不能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今年我国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这种同向搭配的政策组合一反多年来财政、货币政策通常互不配套、相互脱节的做法,成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套的一个良好开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我们以为,"双紧"政策的积极意义不应简单地、笼统地归结为抑制物价上涨,而应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1、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新旧交错与转换的关键时期,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正常运行的总需求膨胀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抑制,反而在这个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旧体制所衍生和固有的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2.
由于评价方法上的差异,对当前我国投资规模究竟是膨胀还是不足,认识很不一致。笔者提出投资不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并认为,在评价方法上应把握两个基本点:一、应从我国经济现实的广阔背景中去考察投资规模,不能就投资论投资,在缺乏参照系或相对尺度的情况下讨论没有意义;二、目前的“投资规模”或“名义投资”应排除过多的“水分”。  相似文献   
3.
费时经年、至今尚未最终完成的我国《预算法》修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础法理方面的共识依然相当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修订工作不仅难以抓住要害,而且易受权力之争的影响,从而导致这部“财政宪法”无法获得法理基础的深度滋养。本文认为,唯有遵循《宪法》确立的预算授权框架并在新《预算法》中对其作操作性建构,确立基于预算授权的预算规制在政府财政事务规制中的最高地位,才是对法理基础的真正回归,进而为充分激发预算制度的潜在功能和最终产生一部高质量的《预算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4.
王雍君 《决策探索》2014,(14):18-18
在新的改革时期,县域治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第一,角色转型——从发展主导型政府转向服务主导型政府。长期以来,基层政府为70%以上的中国人提供了70%以上的公共服务。基层政府具有贴近当地人民的独特优势,这使其最适合担当服务型政府的主角。经过30多年的成长,多数基层辖区中的民间部门得到长足发展,矫正协调失灵和资本投资的能力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5.
大部分中央部委未按国务院规定的时间表公开2010年的“三公”消费。中央部委直接“撞红线”,而且其行为并非源自政令本身含糊其辞以致留下裁量空间。国务院关于“三公”消费公开的时间表和内容相当清晰明了。技术原因(支出分类和数据采集)也不能提供足够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决不能把全国纳税人的钱当成'唐僧肉',让各种蛀虫层层瓜分。"这是199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评论员文章中的一句话。1998年6月,南宁市政府举行了一个特别仪式:张顺廷等9位纳税人,代表南宁市281万市民给政府工作人员发放工资。市长林国强感慨地说:"我们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