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王鸿莉 《云梦学刊》2007,28(1):25-29
作为五四新一代的文学史家,闻一多别开生面的文学史研究往往令人耳目一新,但其中亦包括一些惊世骇俗的怪论。细读《伏羲考》,可以见出闻一多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路径和学术设想。在性灵与故纸堆之间的挣扎最终压出闻一多文学史研究的“新”,这便是闻一多强烈个人风格生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姚永朴两本文字颇有雷同的著作《国文学》和《文学研究法》,其出版相距不过四年,但学术声名却一隐一显。学人多以"体系、结构、组织"之善为由褒奖《文学研究法》,也因此消解了《国文学》的成就。而笔者经过对这两本著作的细读、剖析和比较,反倒以为《文学研究法》"体系"之建构并不成功;相反,《国文学》表面松散的撰述方式却别有内在理路,更能扬永朴之长而避其短。学界忽视两书之内情,径以表面之"体系"、"结构"为衡量,这一现象实际上折射出西方现代学术体系和学术著述观对中国学术产生的深层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满族小说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整个中国文学的奇异瑰宝。但在长期的文学史研究中,却始终没有一本完整论述满族小说的专著。关纪新《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一书是首部以历史性眼光、整体性格局全面考察满族小说的著作。本书以“满族小说”为研究对象,描摹出满族小说自身的发展历程,勾勒了满族小说的整体文化特征和艺术诉求,是对满族小说研究的全面总结与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啙窳是清末北京下层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白话文作者之一,曾发表白话演说百余篇,在当时颇有影响。作为晚清北京白话文的代表作者,啙窳显示出独特的白话写作面貌和京话特色;在启蒙大众直接宣讲的同时,他又坚持了寓言这一有悖于直接启蒙的特殊文体。本文希望通过对这两方面的阐释,深入认识啙窳,并丰富对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晚清启蒙运动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中国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逢九之年,回溯百年历史,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总是分外沉重或易生感慨。2009年4月23至25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以此纪念“五四”90周年。此次会议集结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界海内外的同道,  相似文献   
6.
《京话日报》的甲辰(1904)之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话日报》是辛亥革命以前北京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白话报。以往研究已充分肯定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但并未注意到《京话日报》在甲辰(1904)年创办初期曾面临贩卖机器乃至倒闭的窘境,亦未考辨《京话日报》的销售从两千份到七千份、再到逾万份的发展过程。本文以《京话日报》所面临的甲辰之困为切入点和讨论中心,描述《京话日报》在甲辰年所遭遇的困境,指出产生困境的原因,分析摆脱困境的转机,并阐释这些转机带给《京话日报》的根本性影响。《京话日报》为摆脱甲辰之困所作的一系列努力,不仅将其宗旨从"开民智"一度发展到"通上下之情",更重要的在于旗人开始广泛进入《京话日报》,而这种进入真正促成了《京话日报》的成功。可以说,历经甲辰之困,《京话日报》开始越来越显现出浓重的旗人色彩。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中国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逢九之年,回溯百年历史,于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总是分外沉重或易生感慨.2009年4月23至25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一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以此纪念"五四"90周年.此次会议集结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界海内外的同道,聚结了老中青百余名学者,围绕"五四"这一主题,进行了为时三天共十二场的发言和讨论.而能让这些地域不一、年龄相差悬殊、学术背景各异的诸位学者济济一堂,除却组织者的功力之外,自然源于"五四"本身的魅力--还有什么样的话题,能激起我们如此的热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