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纳斯县域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聚居成邑,移民群体的生存活动形成地域社会。清代至民国前期的玛纳斯县域农业社会的形成蕴育了众多的庙宇,围绕庙宇广泛而多样的民间信仰活动成为当时城乡显著的社会现象,促进了移民的土著化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2.
1909年成立的咨议局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但它毕竟是引进西方议会制度的尝试,客观上为立宪派提供了一个合法的政治舞台。湖南咨议局与巡抚的关系经历了由“官民合力”、裂痕骤现到分道扬镳、渐行渐远的过程。清政府遭到革命派的强烈反对和打击,无视民瘼使它丧失了下层民众的支持,对立宪运动的拖延、疑惧和压制将立宪派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从而又丧失了体制内政治精英的支持,它的覆灭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3.
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是古代北庭,中央王朝在北庭地区的经营和统辖,以汉、唐、元、清四代最具代表性。古代北庭石窟寺,历经唐、宋、元等时期的繁荣兴盛,入明以后,该地佛教及寺庙逐渐湮没无闻。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当地百姓把唐代石窟寺遗存作为文化遗产加以利用,重构为吉木萨尔千佛寺,以六月六庙会为中心的民间宗教活动在乾隆晚期出现,嘉庆、道光年间初步形成。民国前期,吉木萨尔千佛寺的六月六庙会进入了极盛时期。吉木萨尔的千佛寺和庙会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实存在的文化,反映了北庭石窟寺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生态。  相似文献   
4.
史前时期新疆的环境与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史前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当复杂 ,既对立又统一 ,这一点在新疆尤显明显。本文将自然环境与考古学相结合 ,揭示了新疆史前时期自然环境与人类互动关系的内涵和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历史文化野外实习是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习课程。在历史学野外实习中,突出历史人类学的实践教学能较好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贯彻新的历史教学理念,发挥出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身处晚清民初的过渡时代,关切边疆危机,追求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梁启超依据现代地理科学认识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的国家疆域空间结构,面对中国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沿海边疆危机的日渐深重,发现民族主义的国家富强动力,倡导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提出挽救中国危亡的民族国家建国方略。梁启超通过“夷狄”与“诸夏”互动形成的中华民族交融的边疆机制,提倡大民族主义,依据历史事实建构多民族混合的中华民族来把边疆纳入民族国家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7.
王鹏辉 《西域研究》2012,(1):77-85,144
兰州碑刻涉及有清一代的新疆史事,纵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揭示了新疆在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吐鲁番自清朝统一新疆以来逐渐形成满人、汉人、蒙古人与回民等人群与维吾尔人杂居的社会格局,随之带来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格局的变迁。吐鲁番非伊斯兰信仰的处所有官府坛庙和佛寺道观,其中尤以佛寺道观庙宇成为民间信仰的社会空间。吐鲁番佛寺道观庙宇建构了信仰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桥梁,其从清代至民国前期经历了兴衰起伏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9.
新疆吉木萨尔县千佛寺庙会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有一座佛教寺庙——千佛寺。围绕千佛寺举行的农历六月六庙会出现于乾隆晚期,兴于晚清,盛于民国,历时久远,香火兴盛,传承至今,与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密切的联系,对地方社会的生存、稳定与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人类学的视野对新疆民族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进行考察,揭示了新疆民族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的耦合关系.就当下新疆的社会场域中民族旅游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从人类学层面思考民族旅游、社会文化变迁和现代化三者的互动关系,指出协同优化的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