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影传播并非简单地信息传递过程,而是一种在文化循环系统中持续建构影像意义的媒体实践。电影传播的文化循环中包含着影像意义的三重接合,在其中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化过程之间,以并非必然地联结方式影响着影像意义的深层内涵。影像意义的三重接合强调影像意义不是事先存在的既成物,而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持续地生成和动态流通。电影传播的文化循环以三重接合的模式突破了传统上片面专注于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线性传播模式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言意之辨"是中国古典哲学、诗学中一个聚讼纷纭的根本性问题,不过,通过对儒道佛三家和朱光潜、钱钟书等现代诗学大家的语言观的考察,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梳理出一条从古典诗学语言工具论向现代诗学语言本体论转变的线索.自20世纪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朱光潜、钱钟书等学贯中西的诗学大家对脱胎于儒道佛三家的古典诗学语言工具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们或从情思与语言的一致性入手,或从区别哲学意义与艺术意义的言意关系入手,来论证艺术语言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3.
土地登记效力是土地登记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土地登记效力体系的缺陷、探讨了我国土地登记效力体系构建与完善的现实约束 ,并以此分析为基础 ,对我国土地登记效力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学科本体和本性与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对艺术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一直以理性本体与实践本体为学科本体,以揭示艺术活动规律、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世界为目的.与其所内含的"真"、"善"这两个维度相一致,科学性与人文性就成为艺术学所具有的学科本性.对于艺术的人文内涵的揭示离不开哲学方法;对于艺术学科学性的建构离不开科学方法.然而这种联合时常被单纯的学术专科研究所遮蔽,这导致艺术学研究陷入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都宣称享有特权的尴尬境地.因此,在艺术学学科建设进程中,我们应重新确立对艺术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观念,准确阐释综合创新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处于转型期,在社会转型的总体语境中,新时期的学术转型出现了几种值得关注的理论倾向:从学术研究的主体看,学者有丧失独立自由之品格和怀疑批判之精神的倾向;从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看,出现了放逐理性拥抱感性、驱逐本质追逐现象,排斥科学性、强调人文特殊性的倾向;从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上看,出现了丧失原创性和求真务实品格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孟庆雷  甘锋 《兰州学刊》2007,3(2):138-140
"直寻"作为中国诗学创作的方法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诗学话语对象,它的生成是同《诗品》内部的其他理论范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具体说来,自然之旨构成其本体论的追求,吟咏性情促进了主体诗情的觉醒,重新诠释的"兴"则直接体现了其存在的状态,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学理论系统,为中国诗学方法论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艺学转型问题是关系到文艺学发展方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学术界对于当前文艺学转型所面临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从文艺学学科体系的角度看,通过对文艺学转型的学科本体问题、学科本性及其基本理论特征问题和文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文艺学转型的本质和规律,应该能够成为文艺学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纵观艺术发生、发展和传播的历史,可以说一部艺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媒介演进史。但是传统的媒介理论和艺术理论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和艺术的媒介之维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当下对此研究最深的当属媒介环境学派。艺术的媒介之维不仅是媒介环境学派长期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是其传播研究的一条重要线索。从静态/本质的角度看,艺术媒介的讯息本质问题、环境与感知问题等是媒介环境学派探讨的重要议题;从动态/历史的视角看,媒介环境学派研究了媒介演进与艺术发展的辩证关系等问题。正是因其对于作为媒介的艺术的研究,才使其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媒介理论和艺术观念,进而形成了一种既区别于经验学派又有别于批判学派的艺术传播研究新范式。这种新的研究范式不但拓展了媒介研究和艺术研究的理论空间,而且丰富了人们对媒介的人文内涵与艺术的媒介本性的理解,对我们研究多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艺术传播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风行西方文艺理论界的时候,洛文塔尔就尝试着从"传播"的角度入手来分析西欧文艺发展到大众传播时代所出现的转型现象.作为第一个以"文艺传播"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批判理论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传播力场"和"理解力场"这两个颇具传播论色彩的理论范畴,从而开创出了在文艺与传播的"力场"中把握文艺的本质这样一种全新的文艺研究范式.洛文塔尔的这种从传播的角度对文艺进行规定的文艺观念,可以说是一种传播论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形而上学领域发动的"哥白尼式革命"彻底改变了主客体关系,形成了独特的先验论。正是先验方法在美学领域的运用,才使康德得以超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形成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扭转了当时西方美学的研究方向。在当下美学转型的语境中,重温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对于超越美学研究中感性话语与理性话语双峰对峙的理论困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