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考察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关系,既要唯物的,又要辩证的。艺声、石岚同志的《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内在联系》(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2期,以下简称《联系》,引文不标出处)一文,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但是基本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现就一些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一、两对概念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阐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以下称“两种生产”)的关系,指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总的说来,物质生产决定艺术生产,两者具有必然的联系;同时也指出两者关系的复杂性,存在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以下称“不平衡”)的关系。这种“不平衡”正是建立在“两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的关系,把对这种关系的阐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缺少的理论之一。一八五七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重要理论。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一些书信中也多次论述了这一道理。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近读叶伯泉同志《从鲁迅的创作经验谈谈形象思维问题》一文(《齐齐哈尔师院学报》80年第一期),笔者有不同看法愿意发表,以就教于叶伯泉及其他同志。 结论是值得研究的 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主要思维方式,是从人类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不是任何人随意杜撰出来的,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取消和改变的。但事实存在是一回事,理论承认它又是一回事。因此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坚持形象思维和否定形象思维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