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生命哲学的角度揭示老子哲学的底蕴。揭示老子“长生久视”之道的主要内容,即对自由的祈盼,以及老子拓展生命境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虽然后现代主义反对形而上学,反对二元论,强调"差异",提倡"多元"思想,讲求历史的非连续性、断裂性,但其仍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成分,在西方传统哲学和东方思想中均可以找到后现代思想的"踪迹".  相似文献   
3.
佛学的思维方式是非实体性的,是时同一性的破斥.它充满异质性特点,从而走向否定.佛学的否定性思维通过对"空"或"无"的强调而实现,它是对"成见"、对一切既有理论的否定,是对概念拜物教的否定.这种持续的否定带有本体性特点,它使佛学理论得以不断自我更新,为人的思维拓展出无限的、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大乘起信论》与其他许多大乘经论相比,对真如的看法有不少独到的观点.真如这一概念本身也表现出很多非同一性的特点.这种异质性或非同一性表现在《大乘起信论》中对真如与无明、不变与随缘、空相与实相、觉与不觉等几对范畴及其关系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5.
朱熹理学与禅学思想从哲学上来看,在多方面表现出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性”。本体论上朱熹的“理”与禅学所说的“性”或“自性”、辩证法观点上朱熹的“心统性情”说与禅学推崇的“一心二门”论、认识论或工夫论方面朱熹的“正心诚意”与禅学提倡的“明心见性”都有诸多方面的家族相似性。与禅学思想互鉴,可以更好地理解、把握朱熹理学的思想实质。从思想史发展的逻辑角度看,朱熹理学思想是儒家思想和禅学等思想各自发展、融通合流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的哲学变革解构了西方传统道德哲学及其思维方式,使它从玄思走向科学,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从一元走向多元。道德准则不再是价值悬设,伦理学也不再是哲学的最后归宿,而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不断向前发展的动态的道德观念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