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的哲学思想都是中国哲学思想宏伟壮丽总画面的组成部分。 在人类哲学思维的早期,古代许多哲学家,常以谚语、警句、对话、诗歌的形式,表达深邃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哲理诗,是古代哲学园地的一块瑰宝。哲理诗,在我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文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方面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就有:维吾尔族的《福乐智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批判现代西方宗教哲学思潮,是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主要流派——新托马斯主义作一些评介.新托马斯主义的问世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随着封建主义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中世纪经院哲学家  相似文献   
3.
哲学史上是否有“二元论”哲学和“二元论者”?应当如何评价它们?这是目前学术界有所争议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哲学史的发展,了解哲学基本问题,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军对战”和“两军同一”的复杂情形,不无裨益。这里,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生的微观机理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益突出,人们对知识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日益加深。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对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时不我待的重要课题了。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哲学工作取得新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需要思考、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哲学研究,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多因素、多质的复杂系统。本文仅从一个角度——哲学、哲学史、科学史的统一研究谈一点个人看法。一、从列宁的教导谈起列宁曾经在《拉萨尔“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摘要》中指出:哲学史,因此: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思想史的长河中,马克思主义宛如一池明沏的清水,又似一股奔腾的洪流,生生不息,滚滚向前.何以如此?因为它有活的“源头”.探索马克思主义发生和发展的来源,就是分析这个“源头”,这是很有意义的.列宁曾经写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有的同志对此做了简单化的理解,认为来源只能是三个.笔者认为不能这样理解,思想理论来源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自然科学,也是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7.
胡耀邦同志在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说:“‘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欢迎知识,渴求知识,努力把知识变成建设新世界的巨大力量,应当成为我们共产党人和一切建设者‘所应有的优良素质。”这里,引用了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中的著名格言,这就启示我们,从欧洲哲学史上对这句格言的酝酿,提出和发展,进行一些考察和分析,以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观,充分发挥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力量,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  相似文献   
8.
9.
五十年代,我国曾大规模地批判过实用主义哲学。三十多年过去了,反思这一段历程,应该肯定这一批判对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的界限,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政治批判代替理论分析,简单化和一概排斥,又构成了这一批判的严重的内在缺陷。并且,以此为始,把现代西方哲学统统说成“政治上反动,内容上荒谬”,进行了全盘否定,致使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对现代西方哲学缺乏  相似文献   
10.
用比较法研究中外哲学史,既要注意历史的比较,即探索同一社会形态、历史时期的哲学思潮的异同;又要注意逻辑的比较,可以按照哲学思潮本身的发展逻辑,做一些命题和范畴的对比剖析。朱熹的“理”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两者之间存在着可比性。 一、客观唯心论体系 黑格尔“绝对理念”的客观唯心论体系同朱熹“理”(“太极”)的客观唯心论体系,是人类认识大树上东西(方)两杈上最大的花朵(不结果实的花),存着很多共同之点。 (一)理(太极)和绝对理念是先于世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