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是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曾经主宰思想文化领域达三百余年的儒学日渐衰微,几于沦替。在中原及江南地区,玄学盛行、道佛泛滥。以往,许多学者都注意到文化领域的这个纷乱现象,有人以为是“精神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自由”,其实,这只不过是封建的中国寻求大一统文化模式的探索过程。 当此文化界纷纷攘攘之际,秦陇文化显示了它的特色和活力,恰如陈寅恪所说,在民族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继绝扶衰”的作用。(《隋唐制度洲源略论稿》)不过,先贤们大抵都以为秦陇文化乃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场,  相似文献   
2.
用官员论资排辈,是一种古老而腐朽的制度,它起源于封建社会。在奴隶制贵族政治下,用人实行世卿世禄制,完全是按血统。从广义上看,这当然也是一种“资格”,但同后世所说的论资排辈不同。所谓论资排辈,是指封建官僚政治下官员的任用、叙迁时看年限、论官品、按“台阶”的一种制度。在古代各封建王朝,循资格用人可算是一个通病。尽管历代许多有识之士一再抨  相似文献   
3.
左宗棠经营西北农业问题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清朝同光年间,左宗棠与河西地区有着重要关系。自1867年起,他受命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西北军务,兼任陕甘总督,前后历十余年。本文不准备全面评论左宗棠的功过是非,仅就他在经营西北的十余年间为发展农业经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