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的过去、现在及将来发展的理解、认同及创新的状态,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觉醒,是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础.文化自觉是全球化下对后发国家与民族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面临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基于GZ仫佬族乡的调查发现,文化自觉的缺失源于生存与文化冲突中的主动放弃、现代文明冲击的无奈应对及现代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由此提出政府-市场-村庄三位一体的导引文化自觉的动力机制,即作为推动文化自觉主导力量的地方政府、以资本下乡形式的市场力量和以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村庄力量共同作用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谋略思维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局及发展过程所作谋划和运筹时形成的思维方式与形式.它的形成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文化渊源和主观条件,具有能动性、创新性、超前性、战略性等特征,并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谋略思维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桂林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研究>课题组对桂林市未成年人进行了大型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桂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其整体的精神面貌是蓬勃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思想道德教育存在有误区、媒介素养教育缺失,还有社会、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原因.文章对桂林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试论在青少年德育中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永芳 《学术论坛》2007,30(8):150-153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青少年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是提高青少年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德育中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要遵循辩证性、开放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原则.课堂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主要阵地;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途径;网络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重要载体;隐性德育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形式;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是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秦永芳 《学术论坛》2008,31(2):185-188
重视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耻感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论述耻感教育的内涵、德育功能和对未成年人进行耻感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要结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广西未成年人的成长实际,积极开拓和创新耻感教育的内容、路径与方法,提高耻感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社区德育课程资源是一定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特定时空的沉淀,它构成了影响学校德育的中介环境,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开发和利用社区的德育课程资源,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奠基阶段。本文在对"早期探索"的涵义加以界定后,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党在幼年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以及遵义会议四个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的一系列曲折又艰难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8.
战略思维是毛泽东进行战略决策的主要思维方式,在毛泽东的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鲜活的个性魅力和中国革命建设的特色,使毛泽东的战略思维具有预见性、全局性、能动性、价值性、形象性鲜明的特征。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思维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充分认识到了农民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又提出了农民教育的方针、原则、内容和方法,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超前思维是毛泽东思维艺术的显著标志,是毛泽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魅力特质。本文揭示了毛泽东超前思维的特征,分析了毛泽东超前思维的方法,指出培育超前思维能力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