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近几年来,有人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可是,辛亥革命究竟怎样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则尚可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拟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如火如茶的振兴实业的热潮。它有力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确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史学界,很少有人论及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改良社会方面所取得的历史功绩。本文拟通过论述民国初年出现的“剪辫热”,揭示辛亥革命对变革中国社会不良习俗所起的推动作用。(一) 汉族男子在清初的剃发留辫,与在清末民初的剪辫易服,均不是民族生活习俗自然发展演化的结果,而是由同时期的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形势所造成的。自古以来,汉人就习惯于“束发于顶”,有所谓“结发夫妻”、“束发受书”之说。清  相似文献   
3.
西方学者对中国妇女的研究兴起于上一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性别研究逐渐取代妇女研究而成为学术界主流。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通力合作,在理论、方法及资料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女性主义学者改变了中国妇女的牺牲品形象,而还原了她们作为历史主人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他们又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探讨性、性别及两性关系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试图找出中国妇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压迫与受歧视的根源。现在的新倾向是,西方学者开始放弃西方中心论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妇女解放理论,而注重在第三世界内部寻找构成妇女受压迫及两性不平等关系的特殊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