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中心主义在西方传统审美文化中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至19世纪中后期审丑文化在西方才开始真正崛起。审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崛起于中国当代的审丑文化更自具独特价值内涵,因其关涉现实的基本审美态度和行为,对之进行价值学分析便很有必要。审丑文化的积极价值有:情感解放功能、严肃的政治学内涵、对传统审美文化专制性的反抗和对当代资本美学运作方式的凸显。审丑文化消极价值一是它会严重消解丑自身所蕴含的悲剧特质,二是过于强调审丑会阻碍人精神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于隐逸思想的研究,人们过去的目光往往停留在男性身上,而对女性却忽略了。这显然与男性文化占支配地位有关。当我们走出这种性别文化的偏见,就会发现在先秦时期,女性的隐逸思想较之于男性,更具有与大化同行、与万物俱在的精神和气质。从文化角度看,影响其生成的因素,一是尊隐传统及隐逸思想的内在女性特质,二是道家“女性化生命哲学”以及儒家“出世哲学”的双重文化合力。  相似文献   
3.
程勇真 《殷都学刊》2009,30(1):144-147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美学范畴,阴柔美呈现出和阳刚美典型不同的风格.阴柔美的形成不仅和父权制文化、道家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更和女性的性意识有着更为内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基建于性意识之上的性别意识的觉醒,女性才表现出不同于男性的阴柔美.  相似文献   
4.
中西对待废墟和垃圾的美学态度是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废墟及自然废墟怀有一种深沉的审美情感,西方传统文化对待废墟的美学态度则是否定的.一直至18世纪末,随着卢梭等浪漫主义对历史废墟的感伤发现,西方才开始建立起废墟美学的观念.19世纪中后期以来,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基于对城市废墟的惊颤发现而对之进行了有力的表现,以杜尚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装置艺术等则干脆直接撷取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作为艺术品的主要构件.近年,对废墟特别是工业废墟进行生态学和艺术学的改造,成为大地艺术等主要的艺术选择,而战争废墟亦成为除工业废墟外当代中国一种具有文化记忆的审美对象.  相似文献   
5.
从先秦到魏晋,人的身体在历史的场景中一直是缺席的,人们赋予了自我的身体以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即过于关注人的精神的发展,而对人的身体的另一面——肉体和欲望关注不够。这种情形从先秦经两汉,一直到魏晋时期,人们的身体才终于走出了历史的黑暗之域,其自身的自然属性才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历史的变迁,人对自我身体的理解也大致经历了三次变化,即,从文化意义上的身体到精神和肉体俱被双重奴役的身体,再到欲望的身体。  相似文献   
6.
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圆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文化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属概念,圆是女性的空间象征符号,是远古时期大母神"子宫崇拜"的结果。圆文化浓厚的性别文化色彩直接影响了中国哲学上的圆道观以及圆美意识,且渗透在了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五四新文学 ,并对五四时期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进行分析 ,进而认为 ,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在于消解以儒家文化为表征的父权文化 ,而力图建构女性神话。正是对女性个性生命欲望的关注 ,才极大地赋予五四新文学现代性。由于五四新文学的这种现代品格 ,使五四文学话语迥异于以往旧的文化话语 ,五四文学话语不仅以白话文出现 ,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欲望话语  相似文献   
8.
曹操诗文具有浓厚的死亡美学意味,这形成其作品"清峻通脱""古直悲凉"的审美风格。曹操诗文的死亡美学意味主要体现在他前期的时事诗及后期的游仙诗中。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汉末战争及瘟疫流行造成民众的大批死亡,楚地悲情之风以及汉乐府体制对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的形成亦具有重要影响,而儒家、道家及道教死亡美学思想亦影响了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的形成。曹操在诗文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死亡美学意味,不仅直接奠定了当时整个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审美基调,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创作及中国人基本的死亡美学态度。研究曹操诗文中的死亡美学意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与京派文学群体之间审美趣味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思想基础看,都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自由主义的融合;二是从审美立场看,都信奉审美本位主义,反对文学的社会功利化;三是就艺术理念而言,都反对极端的写实主义及极端的理想主义,而崇奉陶渊明式的田园写作。朱光潜与京派文学群体之间审美趣味的同一性,意味着美学的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实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0.
金钱作为一种社会工具无疑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大体有三重维度:一是在传统文化情境中,人们主要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金钱,评价其道德属性及精神意义;二是在工业社会中,人们更多地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金钱,剖析其内在的政治学属性、经济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及心理学意义。马克思认为,金钱作为一种价值等价物,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力量,深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指出金钱是工人异化劳动的价值形式;西美尔则道出了金钱冷漠的理性特征及平等、自由特质;三是当今消费社会时代,金钱呈现出新的历史图景:金钱与美学发生全面的结盟,鲍德里亚对此予以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