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公司制中,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及股权的高度分散,使得所有者的监督弱化,从而可能导致"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2.
虽然机构投资者在国外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倒19世纪,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大力发展还足在20世纪80年代后.从国外的经验看,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都离不开适宜的制度环境.在适宜的制度背景下,各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发展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有条件、也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而且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出现趋同.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保持了应有的理性.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量成反比关系.但也有例外:当第一大股东持股量很大或者很小时,机构投资者持股量都很小,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成倒"U"型关系,表现出理性的选股策略.但是,机构投资者选股时并不关心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和发展能力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镇政府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层级,是各项改革政策落实的前沿,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乡镇政府在基层治理职能的现代化演进过程中,表现出治理职能定位与基层治理实际存在偏差、公共服务职能扩张与财政投入不匹配、基层治理力量下沉不足及治理理念未转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完成乡镇政府治理职能的现代化转变,应通过治理资源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构建协同合作的乡镇治理模式以及完成治理理念的现代化转型四个方面的调整与实施,层层递进,以期实现乡镇政府基层治理职能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特点 负债率即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国际上通常认为工业企业的正常资产负债率在30%-50%.而负债率是否合适,要看该负债率是否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笔者通过对日本、美国、德国制造业和我国的制造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资产负债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为72.41%,比日本的69.75%还要高.而日本等国的销售利润率都在3%以上,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业却在0以下.对广大的非制造业来讲,除了少数如石油、水电等垄断行业外,情况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促进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的研究表明,负债具有杠杆作用和监督职能.在我国,虽然负债能够发挥杠杆作用,但是上市公司还是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在投资者机构化后,机构投资者通过行使投票权、提交股东提案等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是否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提高公司的负债水平?在长达6年的数据中,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公司负债水平显著正相关,这一方面说明机构投资者所持股的上市公司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的不一致,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并没有表现出对股权融资的偏好;另一方面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使上市公司的行为回归到正常的融资优序.有利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010~2019年工业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数据包络法,探讨产能过剩对微观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发现:(1)产能过剩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股东社会网络为企业带来信息、资源、声誉、治理等优势,对产能过剩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关系产生抑制作用。(2)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可支配的现金流水平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的盈余管理。(3)在外部宏观政策优化时,企业的研发支出高或盈利能力低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或高管持股比例低时,股东社会网络更能发挥抑制作用,以减弱产能过剩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并逐渐扩大到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实务中以货易货业务的会计操作得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该准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是否果真如其制定者所愿,执行者能够按照该准则的有关规定如实反映其业务呢?该准则是否留有空间使执行者有"空"可"钻"呢?本文对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