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5—1949年间的杭州娼妓概况与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5-1949年间,由于杭州市政府对公娼制实行"禁不开放"的政策,故杭州市没有合法妓院,娼妓全属私娼性质,杭市私娼的大量出现与当时杭州市经济恶化、民众生活艰难具有密切关系.杭州政府的娼妓治理,亦因其措施的软弱无力及不能对娼妓进行妥善救助,而难免最终失败之结果.  相似文献   
2.
罗衍军 《兰州学刊》2011,(10):174-182
以抗战时期的山东省郓城县为个案进行考察,阐述日军入侵后的残暴行为,激起民众的反抗,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政权和抗日武装树起抗日救国的旗帜,深入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打击恶霸等工作,在抗日根据地为民众树立了"咱们的人"的形象,为抗战后党进行土改和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30年来,学术界在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颇具新意的学术观点.主要表现在区域划分及其研究方法、乡村自然经济解体与乡村经济生活、乡村土地占有关系、乡村农业发展等方面,相关研究注重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日益呈现出近代乡村经济演变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4.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全面的抗日动员,突出表现为以顽强和长期的军事斗争感召广大民众,深入乡村社会为民服务打动民众,以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抗日宣传方式引导民众,以全面深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凝聚民众,以革命根据地与日伪、国民党统治区的横向比较启迪民众。正是经由广泛深入的抗日动员,山东抗日根据地达到了抗日动员的目标,并为此后革命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官绅民形象传统描述的意图在于通过道义教化维持统治秩序.此种描述对共产主义革命前的近代乡村社会各阶层施加了重要影响.抗战时期革命的发动方式、实行措施与官绅民形象传统描述具有密切关联.在其后的土地革命过程中,官绅民形象的传统描述亦彰显出其独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在反对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明.深入考察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回应历程,可以发现它具有鲜明的特征,亦能从中获得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研究》、《中国季刊》、《近现代中国》为中心考察西方学术界20年来的中国近现代乡村研究。西方学术界在中国近现代乡村研究方面,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注重采取由下而上的研究视角,趋向于连接经验与理论、从实践出发认识中国乡村社会,对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女权宣传是《中外小说林》的一个重要特色,其女权宣传主要侧重于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提倡男女平等,婚姻、恋爱自由,树立女革命家的英雄形象、号召妇女参加民主革命等方面。《中外小说林》的女权宣传具有鲜明特点,对中国近代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以土改至合作化改造时期的山东省郓城县乡村社会为考察对象,可见当时村庄权力的演变过程经历了由旧式统治者到土改积极分子再到劳动带头人的历程。此一变迁历程具有明显的外力主导性特点,革命政权对其领导下的村庄领导者的考量重心亦发生了相应改变。新式乡村领导者仍难以符合党的要求,乡村的阶层分化和贫富分化亦再次凸显,党推动农村合作化运动,以遏止新的阶层分化,走共同富裕之路,但却导致乡村社会走向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0.
罗衍军 《兰州学刊》2007,23(12):154-157
黄世仲的《辨康有为政见书》是清末最全面系统批驳康有为保皇思想,宣扬民族民主革命的文章.它明言康有为不可信,光绪帝不可保;斥"满汉一体"之非,论"排满革命"之是;号召人民奋起革命.《辨康有为政见书》与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相比,二者各有优长之处.《辨康有为政见书》挑战专制君权,鼓吹反清革命,对启迪人民觉悟,推动革命运动向前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