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翁仁木 《西北人口》2010,31(6):54-58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劳动力跨国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反过来它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对跨国劳动力进行社会保护的重要性由此也更加突出,其中解决好养老保险权益可携性问题将可以实现劳动力输出国、输入国和劳动者之间的三赢。全球不同国家已经对跨国劳动力的养老保险问题做出规定,并在多边或双边层次上展开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我国作为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和经济大国,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规模将不断扩大,也需要高度重视跨国养老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解读《贝弗里奇报告》中的女性权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障领域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对西方福利国家建设影响深远;它对女性权益保障的规划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观念,项目全面且完善,应该说具有进步意义。不过,由于未能对社会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其思想也具有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现代工伤保险制度的发源地,其制度理念和模式得到全世界众多国家模仿。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目前德国工伤保险制度保障人群已经大大突破了企业职工的规定,部分自由职业者、志愿者、学生等群体均纳入了保障范围,尤其学生群体是重要参保人群,德国实际上实现了从"工伤保险"向"事故保险"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户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试图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的户籍制度变迁作出自己的理解。文章利用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的关系,解释了我国户籍制度产生的合理性,认为户籍制度的产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要求。然而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它又阻碍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的实现,也有悖于经济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这种制度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从而变迁也就在所难免。但是户籍制度改革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文章最后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翁仁木 《理论界》2010,(12):181-183
我国的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一直紧密相连,它在计划经济时期具有相当大的合理性,共同实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但二者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不和谐与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二者关系的变迁可以由路径依赖理论获得解释,但这不能成为推迟进一步改革的理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