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很长的时期里,我们对文学形象创造方法的研究,一直集中在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上。忽视了象征化的地位。众多学人的努力,确曾在典型理论领域取得了累累成果,特别是近年来,进展更为显著。但人们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自己造成了一种认识局限:似乎文学形象的世界,就是典型的世界;创造文学形象的方法仅仅是典型化。从文学史的丰富事实看,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尽管任何文学形象都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但从  相似文献   
2.
文化繁荣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保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文化力建设保定文化强市,要做到以历史名城意识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古城文化旅游,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有效利用高校科技与人才的支持作用,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下大力气打造公共休闲空间。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入世精神与中国文人的忧患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陶渊明、王维、陆游、司空图等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历程、创作及其复杂矛盾的思想轨迹进行了探讨分析,重点剖析他们的退隐问题,从而指出尽管各个文人经历不同,具体的思想矛盾也各有特点,或偏嗜老庄,或出入禅林,但从整体上看,孔子的积极入世精神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忧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则是包括上述文人在内的中国世世代代文人灵魂的核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学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4.
可能是由于吸取了大陆时期因长期通货膨胀而造成民不聊生、失尽民心,最后导致政权倾覆的惨痛历史教训的缘故,国民党政权到了台湾后就制订了一项贯彻始终的“在安定中求进步”的发展经济基本方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财政、金融两把钳子的作用,从宏观上有效地控制了通货和物价,不但使得有限的资源获得了较佳的配置,而且保证经济高速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受志 《家庭科技》2005,(4):45-47
林先生家的装修"工程"近日总算大功告成,他不到6万元装修的90平方米新婚房,因时尚而价优,参观者络绎不绝。 这套婚房是按照他的设计装修的,林先生这3年的积蓄正好用于装修和婚礼费用,为此他设定了装修费不过6万的"天花板"。为了让新娘和自己满意,他们决定严格按照预算,自己当回设计师。两人的基本原则是:风格简洁、精致时尚、该省则省。具体落实为4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诗学史上,“比兴”这一概念运用的普遍性,在诗评、诗论中的重要意义,恐怕只有意境一语才可与之相比。可以说,不理解古代诗论、诗评中的“比兴”说,就无法对中国诗学的体系作出完整的叙述。然而,古人对“比”、“兴”以及“比兴”的解说,自汉代经师,直至清代词论、诗论家,又常常相互歧异。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一些论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范围内来解说比、兴;对比、兴解说的分歧,乃是其方法论的对立的表现。关于比兴的解说的分歧及其流变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中国诗学发展的某种趋向。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及其它文献中,就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要点。并为此而奋斗了一生。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一个人继续担负了欧洲社会主义的顾问和领导者的重任。尤其在他的晚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指导和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捍卫和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为以后各国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政党,所以与其它一切旧政党相区别,所以是一个自觉阶级的,能够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了解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而在气候变化的维度上,农业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碳排放功能又有固碳功能,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成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绵阳市是一个科技资源相对丰富但能源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因而发展低碳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下,绵阳市践行十八大提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精神、建设“美丽绵阳”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口字谜     
俞大受 《老友》2013,(10):56+70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