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聂欣晗 《船山学刊》2009,(4):108-110
明清女性文学蓬勃发展,先后作为文化代言人的名妓与闺秀开始主动描述她们的婚姻期待。在女性理想婚姻对象从东林夫婿到高才寒士的变迁中,社会性别关系产生新的质数与发生了嬗变。  相似文献   
2.
船山诗论中的“读者各以其情自得说”是其诗歌理论中最具现代色彩的理论部分。其中对读者的主体地位的认识,对“自得”之情的动态考量以及“入”、“出”自由的辩证分析,不仅使中国传统诗学在明清时期就已具备了现代意义的思想,而且对今天的诗歌创作与接受具有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 所谓"潇湘情结"指的是文人们对潇湘的那种植根于心底的缠绵不断、欲罢不能的特殊情感.自古以来的文人滋生这种不寻常的"情结"的原因是复杂的,分析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由汉至晋的艳情赋,历史形态复杂,各类形态或平行、或交叉地发展变化着,其儒学思想、时代精神、写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调适与冲突,一直如影随形地贯穿整个发展流程,并呈现此消彼长的流动态势,反映出文人们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相似文献   
5.
湖湘诗媛在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浸润中,培育以家族、姻亲、地缘为核心的女性诗学文化圈,不仅承传了深厚的屈骚传统,而且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异乎寻常的坚贞之德与卓越的性别识见,呈现独具地域特征的文化品格,成为湖湘文化的有机组成。  相似文献   
6.
清代闺秀论诗诗以"和而不同"的性灵诗说为核心,在内外视野透视中建构了具有性别特征的诗学内涵,依此为女性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更高的社会地位,具有男性诗论无法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咸年间的沈善宝将悲情豪气演绎成一曲曲气骨充盈、豪宕悲慨之歌,实现了女性词在题材范围、词体功能、主体风格美感、情蕴内容乃至创作心态等方面多向度的突破。这种突破带来了女性词的一种时代转型,是女词人独特生活经历与清峻高洁的个性及急骤变化的时代相互交融中孕育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雅"与"俗",是美学史上一组古老而弥新的概念。王船山对这一命题进行诸多探讨,因为自身经世致用的哲学内省与经历民族动荡的时代忧伤,船山诗学的雅俗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典型的个性特征,丰富了诗歌的雅俗美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