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嘉诚口袋里的一枚硬币滚落到一个角落里,他弯腰去拾,却没有抬到。 一旁的门童为他拾起,恭敬地放到他的手里。李嘉诚给了他100港币的小费作为酬谢。 旁人问起。李嘉诚说:“硬币若不拾起,便没有用处了;拾起,我还有用。100元钱对於他来说也是有用的。钱的作用不在於聚敛,而在於使用。” 当我们采纺李嘉诚时,李先生用广东味很重的普通话缓缓地向我们请述了这个故事。面对世人眼中财富的象微,我们在心里一遍遍试图再现李嘉诚弯腰拾硬币的场景。 国人有热衷传奇的传统,逼使得李嘉诚在人们,特别是在内地人眼中更多的是一位呼风…  相似文献   
2.
港北 《社区》2010,(34):43-43
秦皇岛市海港区服务北里小区建于1999年,80%为后马坊村返迁居民,20%为商品房住户,由开发商自己的物业公司——金屋物业公司管理,每年由后马坊村统一拨付10万元作为返迁居民的物业管理费,余下商品房管理费按0.30元/平方米收取。2007年,后马坊村改为经济合作社后不再为村民支付物业费,金屋物业公司面临着要自己去收这80%的物业费。经过重新核算,  相似文献   
3.
由于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构成了严重危害,所以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恐怖主叉的回潮和泛滥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安全压力陡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反恐作为确保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各国反恐合作的意愿更趋强烈.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伦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一个常谈常新的主题,也是一个被赋予最多样化含义的一个哲学概念。形形色色的话语体系都试图“垄断”关于自由的解释,并互相攻讦。伯林宣称的消极—积极式的自由理解曾经主导了对自由的认识,但上纪中期以来它日益受到诸多批评,被一种叫做无支配自由的“第三种自由”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论仁     
仁,是孔学的最高成就,也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对仁的考察和剖析,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正因为如此,两千多年来,关于仁的争论不计其数,关于仁的著述汗牛充栋。但直到今天,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仁究竟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蕴?本文力图对这些问题做出一些较为合理的解释。《论语》中言及“仁”字达109次,但孔子本人从未对其进行过完整明确的界定。孔子的有关论述,大多数是在不同场景下对弟子提问的相机指点,因为对象不同,孔子的解答因人而异,这就更增加了人们理解的困难和歧义。正因为如此,学术界对“仁是什么”这…  相似文献   
6.
聂静 《交通与港航》2009,23(1):40-41
该文综述了国内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和蚯蚓生态滤池组合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前,灾后重建住宅的物业管理经过了三年多的发展,从前期的物业管理已经逐渐过渡到了常规的物业管理过程。如何使灾区的住宅在发展振兴时期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让灾区居民住得更加舒心,通过对都江堰灾后重建住宅物业管理的调研,为进一步促进灾区这类特殊物业的管理健康、规范、有序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民是伦理治理或善治的主体和关键要素.一个持久和正当的伦理治理行为,既是公民施行的治理,也是对公民实行的治理,因而就可以理解成是公民的“互治”.公民身份的共和主义解释所涵括的积极生活、爱国主义以及勇敢、宽恕与承诺等美德,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当下以个人权利为导向的“公民私人化”倾向,更加符合当代政治社会的公共性和重叠性情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的焦点问题,公民身份论题最早以政治型公民身份为主要表现形式,即公民身份的共和主义解释模式,它在古希腊的城邦实践中得到充分实现。政治型公民身份以政治自由为价值追求,以混合政体为制度设计,以公民美德为有效支撑,展现出与后世法律型公民身份迥异的"底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与"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及中国"十一五"能源结构数据,利用灰预测模型,计算了中国2015年GDP、能源消费、能源结构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出了中国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4%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