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性社会地位的分化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它是诸多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源就在于两性对社会控制力量的不同掌握.从历史学、人类学的视野来看,影响两性社会地位初步分化的社会控制力量主要表现在婚后居住方式、巫术对性别的不同选择、社会文化对女性的禁忌、战争的性别特征以及男子建立政治社会等五个方面.这些文化要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女性在社会地位的评价中逐渐处于不利的位置,两性社会地位的初步分化便因此而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2.
朱熹在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张载的思想有较多的继承和发展,而这与他对张载著作的整理和研究是分不开的。朱熹对张载《横渠集》的校补给予了很大的关注,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从他对张载《文集》遗文的搜集、版本的比较研究、刊刻的具体思路和做法,以及对吕祖谦刊本的肯定和批评来看,他确实对《横渠集》下过一番整理的工夫,这是无法否认的。但是,笔者却很难赞同束景南先生"朱熹有《〈横渠集〉校补》并刻版"的结论。可以说,朱熹之于张载《横渠集》,是有"校补",但不一定有"《校补》",更难说有过"刻版"。但不管怎么说,对《横渠集》校补的关注和投入,的确是朱熹全面理解张载思想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3.
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女性社会地位研究中,存在两个亟待重新认识的问题:女性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是否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女神信仰真的说明了早期社会中女性具有很高的甚至是支配性的社会地位?实际上,女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单独决定女性的社会地位,它要通过社会评价系统起作用;"女神"信仰理论带有很强的预设性,并不能因此而断定考古材料中的泥塑都是所谓的"女神",也不能因此而断定早期社会中女性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世界史和人类学的视野来看,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分强调某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肖发荣 《唐都学刊》2012,28(6):28-31
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西铭》研究在《西铭》诠释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贯注了强烈的卫道意识,挺立了"事亲-事天"的逻辑架构,凸显了"理一分殊"的诠释视阈,对后世的《西铭》诠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熹在建构自己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张载的思想有较多的继承和发展,而这与他对张载著作的整理和研究是分不开的。朱熹对张载《文集》(朱熹多称其为《横渠集》)的校补工作给予了很大的热情和关注;在他最重要的一些著作如《近思录》、《论孟精义》、《论孟集注》、《楚辞集注》中辑录了许多张载的“精义”;他还对张载最重要的著作《西铭》和《正蒙》作了大量的注释和评论。这些工作,对朱熹真正走进张载的思想世界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朱熹的学思历程中,张载《西铭》的影响至为深远。从早年读《西铭》,到中年时期完成以《西铭解》为主的一系列解释工作,再到弥留之际仍对《西铭》注解增删改易,朱熹的虔诚和服膺之情始终如一。在此过程中,朱熹留下了大量的《西铭》解释史料,从中可以看出朱熹的确对《西铭》非常重视。仔细梳理这些史料,不仅有助于认识《西铭解》的流传版本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化对《西铭》思想内涵的理解;而且还能看出朱熹在解释《西铭》过程中的思想变化,这对深入理解朱熹思想的发展演变也是有所助益的。  相似文献   
7.
刘古愚是近代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著名的经世大儒、爱国教育家,是关学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在近代关中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刘古愚以“经世之学”自勉,并因此而深受晚清知识界的推崇。关学自张载以来“学政不二”、“学贵有用”文化传统的熏陶、师友之助、时变日棘的精神刺激以及为学医国的目标追寻,这些都是刘古愚“经世之学”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在“经世致用”、“学为医国之术”信念的驱使下,刘古愚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的实践中,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陕西乃至整个西北的进步事业。  相似文献   
8.
刘古愚是近代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著名的经世大儒、爱国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中对女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了女学非起于外洋乃中国固有、女学关乎时务、女学关乎幼童教育、男女并教及修女教以戒缠足等女学思想;对女学创设之女师人选、教学内容、女学费用及教育次第等均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他的女学实践虽终归夭折,但其欲使中国人人识字的理想却至死不渝.他对女学重要性的多层次阐发、为创设女学所做的种种努力,为近代陕西女学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堪称陕西近代女学探索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9.
肖发荣 《唐都学刊》2010,26(4):73-76
《正蒙》是张载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其一生精思力践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考察朱熹对《正蒙》态度的复杂性及后世围绕"朱熹注"的争论两个问题,我们看到,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张载《正蒙》的态度和诠释,对后世学者理解和定位《正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澄清此二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理学从北宋到南宋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0.
在朱熹的学术和人生历程中,张载《西铭》的影响都不容忽视。为了维护《西铭》的道学史地位,朱熹曾与汪应辰、陆子美、林栗、郭雍等人进行论战,这不仅确立了《西铭》的理学地位,同时还将《西铭》"理一分殊"之旨传播到更为广泛的学者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