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1.
泰州学派对中晚明文学思潮的影响,不只是使文学创作摆脱程朱理学的束缚,王艮的几个哲学命题直接影响到文学表现对象的下移,文学题材的扩展,直抒胸臆的文学创作方法的滥觞,以及文学由载道功能向娱情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腐败这一社会政治现象,它受制于政治制度、所有制形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文化传统.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下反腐败的方式、效果、持久性有明显的差别;公有制并不是腐败的温床,公有制社会只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和腐败预警系统,完全可以抑制腐败的滋生和蔓延;转型社会在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同时,还必须发挥政治手段和道德教化在反腐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中晚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的道德教育要想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当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要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以“真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民主化的模式和方法,有层次性地循序渐进,着力于向“真人化”转变。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叶产生的泰州学派在很多方面对传统儒学有所突破。作为平民思想家王艮没有一般士大夫在言行上的禁忌,不惮于作出位之思。泰州学派的后学秉承了这一传统,为明代中后期的思想解放打开一条通道。泰州学派的出位之思表现在以匹夫而存尧舜君民之心,热衷于建立宗族和学术共同体的社会试验,光大“处则为天下万世师”的师道自任精神,显示了他们普遍的宁为狂狷、不为乡愿的狂者胸次。在向知识界和士大夫阶层的扩展的过程中,泰州学派的出位之思出现一些变化,派内人物与官场的关系由融洽、疏离到冲突,平民色彩也渐趋淡化,启蒙的重点由平民变成了精英。出现上述变化的社会原因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激化“,道”与“身”由契合走向对立,而启蒙思想在士大夫中的传播也必然导致平民色彩的淡化。这是泰州学派学术发展的内在悖论。此外,泰州学派人物社会地位的分化也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中的一脉,也是明代思想史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王门后学群分类聚、自开门户,使王学风行天下,其中具大力者,首推泰州学派。自王艮立派以来,以“百姓日用即道”为标揭,中经王襞、颜山农、何心隐、罗汝芳、焦兹等的播扬,在当时蔚为闪耀,对明代中后期以降的思想界和文艺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汤显祖的“情至说”、公安派的“性灵说”乃至冯梦龙的“情教说”,无不是在阳明学及泰州之学的濡染下生发出来的,这些已为学界所共识,但如何在具体的学术层面厘清泰州学派与中晚明美学精神的渊源关系,学界的研究还空空阙如。姚文放主编的《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有力地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