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根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意见并经省委批准,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云南日报社、省政府经研中心七个单位,于1997年12月22日至25日在昆明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云南...  相似文献   
2.
云南烟草产业面临形势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烟草产业面临形势与持续发展研究赵俊臣胡正鹏穆文春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烟草产业历经10多年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已成为在全省“一枝独秀”、在全国举足轻重的支柱产...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生产力问题一直十分关注,进行过多次讨论。第一次讨论从1949年底到1952年,主要讨论了生产力是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兼及生产力的定义、生产力是三要素还是两要素的问题。第二次,1956年到1957年,讨论了生产力的发展动力问题。第三次,1959年到1962年,讨论了生产力的性质问题。第四次,“文革”期间,“四人帮”批判“唯生产力论”,这不是讨论,而是“中国式”的批判,但它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影响颇大,不可忽略。第五次,1978年以来,对生产力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持续的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性──两种认识论的分水岭胡正鹏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基础上,揭示人类认识论的社会性,把社会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根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哲学和当代资产阶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特征。是否把社会性作为认识的本质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认...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着力推广孟加拉国乡村银行进行小额信贷到户的扶贫经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在全国贫困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文对此进行的系统研究对扶贫攻坚工作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哲学以纯思维为对象”。持此看法的论者颇不少,而我们却另有异议。 我们的出发点是:哲学的对象是哲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它和哲学研究的资料与手段是不同的,哲学的对象是由它的职能和任务所决定的。由此出发,我们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大众哲学>把思想与时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研究和解答了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它所体现的关注现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弘扬.云南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才能推进云南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阐述,对这个重大问题给予了科学的回答,从而在本质和规律的层面上,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作为对社会生活中种种不公正现象的抗争和对美好社会制度的向往,人们在古代就产生了“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等社会思想。在资本主义刚刚发韧,原始积累过…  相似文献   
9.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完成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后,已经胜利闭幕了。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出了新的概括,并以此为指导,全面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再次肯定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四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上又建立了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在学术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特邀省内专家学者就此进行笔谈。  相似文献   
10.
认识的社会性指的是:第一,人类认识固然离不开自然界,但是,它本质上是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它所直接依赖的是社会实践;第二,认识固然是由具体的个人进行的,但是,任何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由社会关系所决定,因此,认识在本质上依赖于社会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不仅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而且在社会历史观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就能够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角度,既揭示认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依赖关系,同时又进一步揭示认识对于社会实践的社会关系以依赖关系,提示认识社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