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数十年,伴随当代青年发展问题的逐渐凸显和日益复杂化,国际发展议程中有关青年的政策议题和优先关注目标也处于流变之中。青年问题在国际主流发展界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而今已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作为在国际发展中执牛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倡导和推动涉及青年的国际发展战略、政策议程和干预举措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国际社会有关青年发展的政策目标、议题和优先关注目标在不断拓展,这既反映了青年人及其问题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也折射了国际决策界对这些问题认识和理解的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维度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地球村"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也催生并加剧了许多大众健康问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抑或对大众健康的其他威胁,正成为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大众健康问题的跨国化也推动了公共卫生干预方面的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中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无论是中国现实还是域外的经验教训,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进程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文化维度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地球村”人类日常活动的各个方面,也催生并加剧了许多大众健康问题。无论是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抑或对大众健康的其他威胁,正成为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化的全球性挑战。大众健康问题的跨国化也推动了公共卫生干预方面的国际合作和集体行动。中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无论是中国现实还是域外的经验教训,都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目前已成为美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大众健康问题。妇女从 2 0世纪 80年代在边缘徘徊 ,到 90年代已陷入了该危机的“震中”。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的视野来审视这场社会性别化的传染病 ,即把社会性别当作主要变量来考察它同种族、族裔、阶级、性取向以及文化等诸因素的交叉互动 ,并从纷繁复杂的艾滋病现象和文献中梳理出妇女与艾滋病关系上的社会性别差异。文章最后将提出若干可资借鉴并值得我们警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玉坤 《中国学术》2004,5(1):281-309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迅速重构的全球化时代。植根于社会建构(social construction)的社会性别差异(gender differences),同阶级/阶层、种族、族群(ethnicity)、种姓(caste)、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年龄、文化、语言、地区/地域及国家等社会差异和权力等级,纵横交织,不仅挚肘着世界各地社会与经济变迁的进程,而且伴随各地社会的转变而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尤其是在九十年代,女权主  相似文献   
6.
关于未婚避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社会科学与医学》杂志1995年第41卷第9期刊发了一篇题为“解决青少年妊娠问题的一种良策”的社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了深化讨论,英国《生育健康问题》编辑部决定组织一次笔谈,以展示世界各地有关专家学者及青少年的不同反应。不管该社论提出的“思想实验”在某些人看来何等离奇,正如常言所说的,“科学无国界”,“研究无禁区”,何况青少年妊娠正日益成为近年来我国无可规避的社会问题,这一讨论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家庭生存策略及其社会性别维度是一个既关乎历史也触及现实的命题。"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年)对农村亿万芸芸众生来说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尽管这场"生存保卫战"主要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但迄今有关家庭生存策略及其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仍付阙如。陕西农民侯永禄不间断写了六十余年日记,作为见证人和当事人,他为我们留下了有关这场生存危机的一些原始记录。从社会性别视角来解读,侯氏一家人应对大饥荒的生存实践、行动逻辑及资源权力不尽相同,他们的生存策略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本文从社会性别视野勾勒了一个普通农家生存之道的大致轮廓并着重描述了农家妇女的独特作用和贡献。这些微观经历不失为其时千千万万农村家庭普遍经历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国际社会与对妇女施暴问题胡玉坤对妇女施暴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属于何种社会、经济、文化、种族及宗教背景,妇女均有可能遭受暴力。当前,妇女既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也是社会暴力的主要牺牲品。世界各地盛行的暴力主要有:家...  相似文献   
9.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与开放在中华大地同步铺开,中国随之逐渐汇入了当今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进程。社会性别同"三农"中的每个农都密不可分。由于两性地位、角色、责任的不同,农村妇女应对"三农"危机的机会和挑战有别于男性。"三农"危机及其应对举措对两性也有截然不同的影响。然而在迄今有关"三农"的研究、干预和政策中,社会性别从未被当做一个亟待关注的现实与政策问题。大量宏观统计数据与微观实证事实皆表明,中国融入全球体系所引致的结构性变化加剧了"三农"危机,而"三农"困境又强化了社会性别不平等和不公正。乡村许多社会性别问题已成为全球化与地方性"三农"问题交汇的一个投影,折射了社会性别同地区、城乡、财富、年龄等权力等级之间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过去几十年与农村妇女相关的人权公约、国际会议文书、联大决议及联合国系统有关机构的部门政策进行的系统梳理,揭示了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国际发展范式的流变,国际社会对农村和农村发展中妇女和社会性别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深化。1975—1995年间召开的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将农村妇女问题纳入国际发展议程方面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北京行动纲领》仍是当下促进农业和农村中社会性别平等和引领农村妇女赋权的主要立法和政策框架。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妇女/社会性别问题成为新一轮国际政策干预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