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戏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毛晋,将南戏的著名文本编辑出版成《六十种曲》。今人又对毛氏的《六十种曲》进行校勘、标点、评注,并予以出版,书名曰《六十种曲评注》。本文以翔实的资料,全面阐述了南戏的发展演变、主要剧目及艺术成就;认真考证了《六十种曲》的版本变迁及各种版本的优劣得失;并对《六十种曲评注》一书做出了公允的评价。本文虽为一篇书评,但对南戏及六十种曲的研究,却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源远流长,早在中国近代史刚刚拉开帷幕时,它便开始起步了.对此,本文姑且不论.建国以后,这一工作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重大的偏颇失误.因此,从整体上说,目前中国近代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还远远满足不了日新月异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需要.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以促其展开新局面,登上新台阶,为近代史从“危机”走向“转机”提供充足的内驱力.这里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一何为经世思想,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界说不一的问题。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对其发展沿革作一番考察。所谓“经世”,即治世之意。在先秦典籍中,“经”字常和“纶”字并用,含有“匡济”之  相似文献   
4.
经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但清朝建立以后,为巩固异族统治,对经世思想进行百般摧锄,致使知识分子的思维指向和学术作风走进了驳杂细碎、与世无补的逆流中。鸦片战争前后,魏源异军突起,高扬经学经世、史学经世、学术经世的大旗,并究心现实问题,拉开了经世思想复兴的契机。从此,一股生机勃勃的经世思潮蔚然兴起.魏源的经世思想既是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潮中的一排巨浪,也对经世思想的复兴具有启动之功.  相似文献   
5.
近代政治史研究中,政治人物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近代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动荡起伏、过客匆匆,上演了一幕幕的悲剧或喜剧.这种传奇性使近代政治人物传记成为出版界的一个热点,然而又正因为是热点,不少人物传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史实错误、东拼西掇、追求趣闻、任意编造、游说无根等等.但也有不少作者洁身自好,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光分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学术价值较高的人物传记.李书源所著的《柔暗总统黎元洪》(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就是这样的著作,值得一读.近代政治史中,黎元洪长期被视为一个反动人物,不少著作称其为旧势力的代表,把他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当作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丧权的开始,对他在民初政治(包括辛亥革命)中的作为持否定态度,视其为北洋军阀同类.但该书认为,从黎元洪在民初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看,他既非旧势力的代表,也非介于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之间的中间性人物,而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个大节元亏、应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6.
关于传统文化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文化推力问题,目前人们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究竟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因素对市场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们又是怎样作用的,人们对此还不甚了了。本文拟从爱国主义、自强精神、大同理想和道德本位四个大的方面,具体谈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推进市场经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件盛事。在近代历史上,由于英国工业文明势头强劲、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中国领土被英国强行占领。今天,我国以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为指导,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血脉相连的民心民意为基础,将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和平解决了。香港回归祖国,既使我国拓展了“海岸带”,也使我国的华南经济圈拥有了龙头,亦使香港的繁荣发展获得了更加可靠的保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01(1999)01-0091-92由佟冬先生主编的《中国东北史》一书,今天正式出版面世了。这部著作,贯通古今、博及天地,洋洋400万余言,它的出版面世,无疑为我国的史学园地又增添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关于儒家思想发展历程问题,近几年来,一般论者皆持“三段说”,即先秦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现代儒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此说自然有着一定的缘由和依据。但考诸史乘,笔者认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相对接,进行调融、重塑和创造,使儒家思想实现近代化,亦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不可忽视。一 康有为推动儒家思想近代化的内容是多重多种的,而且各个层面的进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宏观上考察,它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行程大致如下。 (一)重塑孔子形象,是儒家思想近代化的…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史(从1840至1919年)和中国现代史(从1919至1949年)的分期问题,史学界几乎是进行了不停顿的研究和讨论,并发表了一大批颇有见地的学术论文。但是,把从1840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研究它的分期问题的文章却不多见。1989年,夏东元先生在《历史研究》第4期上发表《110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兼论中国近代史体系问题》(以下简称“夏文”)一文,令人欣喜。夏文理论精辟,材料翔实,功力深厚,既有冲破传统窠臼的勇气,又有开拓求索的新论。但笔者认为,夏文的某些具体论述和总体分期尚值商榷。下面,就夏文和110年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谈点不同看法,以就教于夏东元先生和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