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整体文化系统中两者不存在绝对的分界,因此一些人将这两者相混淆,尤其在大众文化日益审美化的状况中,更易产生误解。实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认清这种区别,对强化审美文化和促进整体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的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特点:地域风情、民族特色构成诗歌内容色彩,诗风主旋律粗犷、悠远、深沉、冷峻。内蒙古自治区诗歌没有创立流派、标榜名号,但是从整体创作上体现了对诗歌创造性的探索、对诗歌审美维度的持守和对诗歌表现力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当今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不论人们如何理解对话,都会肯定对话必须在两个以上的对话者或两个以上意识间进行,参与对话的对话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实际上,对话者之间不仅是互动的,首先是互在的,对话中存在间性。对话中的间性是文本间性,以主体间性描述对话中的间性即改变了对话所指。对话中的间性既指向解中心,又指向敞开。从对话的实践意义看,对话的敞开性质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社会交往的产物。对话只能在个体差异被充分承认、且实现了个体相互交往的平等、并在相互倾听基础上相互理解的条件下产生。这几个方面是对话产生的必需条件,而这些必需条件的实现受诸多因素影响,因而,对话存在着,但不是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