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是陈秉公教授"主体人类学"原创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从结构主义和存在主义"二元论"观点辨析出发,解读人的生命本体"结构与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在共时态存在、历时态存在、交互关系态存在等方面分析"结构与选择"的多种存在方式,并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阐释人的"结构与选择"生命本体所具有的实践性、现实性、主体性、二重性等多种特性,对我们深入探索和理解"人的生命本体"等主体人类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校德育的视角研究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问题,从校园文化环境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入手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高校德育为依托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问题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状况,不仅反映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决定着未来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民族的发展强大。以调查研究为基本方法,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了合理分类,并对其表现做了翔实的阐述和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面对当前教育面临的宏观背景,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世纪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择业价值的心理特点分析,揭示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特征以及择业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矛盾冲突,通过对教育环境和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科学教育和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八荣八耻”提出的时代背景,从伦理学角度对荣辱观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提出了正面教育与环境优化相结合的道德教育路径,深入阐述了社会舆论环境与制度伦理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开展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