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个人化立场的核心是艺术的自由精神,它包括作家的思想立场和叙事立场,二者构成作家创作立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新生代作家中体制外自由写作者出现的意义:体制内写作与作家个人化立场的丧失;对体制内写作的质疑和自由写作者的出现;自由写作者的立场:自由写作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保持个人独立精神的姿态;自由写作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相似文献   
2.
从日常生活叙事看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日常生活叙事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生活观。她看重日常生活,持独立、坦率的人生态度,并由此形成她的写实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张爱玲小说从金钱、欲望角度,将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人间真情作了彻底的解构:抓住钱就抓住了幸福的金钱观,以金钱、名利铺底的情爱欲,不能帮助人们逃脱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方方小说的艺术形态价值:一、知识分子的写作立场。方方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是对传统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的既继承又革新:继承的是艺术家的责任和良知,革新的是方方走出了传统知识分子虚妄的灵光圈,直面当下。二、对知识女性悲剧命运的探讨,继续了她的社会环境批判、人性批判主题,是知识分子写作立场在这个系列小说中的表现形态。三、复调小说。方方运用多声部和夸大的反讽来构造复调小说,显示了她在小说讲述上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董文桃 《江汉论坛》2006,(10):105-107
张欣的小说描写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和都市广州的日常生活特点;张欣小说创作的立足点是关注和抒写都市普通人;其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欲望化现实:尴尬的人生和尴尬的情爱;正是现代外壳包装之下与传统文化价值相连的古典内涵,显示出张欣小说内在的价值悖论。  相似文献   
5.
董文桃 《江汉论坛》2005,2(7):118-121
本文以小说<十八春>、<我们夫妇之间>和越剧剧本<祥林嫂>为例,探讨十七年日常生活叙事空间的丧失与获得,及其日常生活叙事所获得的艺术魅力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日常生活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文桃 《江汉论坛》2007,(11):135-138
日常生活叙事是对个体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性表达的一种叙事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叙事,其艺术具有与权力合谋或反抗权力的意识形态特征;其产生是文化话语权从官方和集体向民间和个体转移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和价值,打开了新的叙事空间,日常生活叙事内部包含的结构性冲突使其叙事力量显得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7.
从日常生活角度,分三个方面探讨刘震云官场系列小说的"权力"特征:一、权力在日常生活中以日常权威和权力崇拜的形态出现;二、权力的运作方式:权力和日常生活通过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互动,"关系"是其互动的润滑剂;三、权力游戏的动因是争权夺利和琐碎的日常生活事件,权力游戏是荒诞和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日常生活叙事浪潮勃兴的社会文化原因主要有:在社会条件方面,市场经济的实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文化条件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生长出具有现代特征的市民伦理因子;在文学条件方面,市民阶层产生了审美诉求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小说的叙事策略:第一,压抑与反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性话语生成的社会文化原因;第二,性爱分离:作为反抗工具的性话语;第三,建构:作为消费意义上的欲望叙事.这种叙事策略的缺陷:过度张扬的欲望阻隔了建构新的日常生活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