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秘书工作的门类众多、内容复杂,针对时间而进行的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必须突出统筹兼顾。文章分析了时间统筹的三个维度——主体、客体和环境,进而围绕用时的科学性、功效性、系统性、环保性探讨了秘书时间统筹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诚信",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道德原则,产生于远古的祭祀活动,发展于春秋的会盟活动。它以等级政治道德要求为核心,包括人神之信、君臣之信和君民之信,而这些内容为等级结构和法律所制约。从性质上说,"诚信"是中国传统公法文化中的重要观念;而作为普遍道德意义上的诚信和基于商品契约的诚信,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独立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统战工作是党的整个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以来,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一、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科技人才服务(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冲提出:“高等学校有许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他们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党委要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以及教书育人中的积极作用。”这里指出了高校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和非党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使他们…  相似文献   
4.
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系统的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它是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实现、教学任务完成不可忽视的要素。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关系到能否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因此,我们研究教学方法不单是“教法”,还有“学法”。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如果使学生简单地接受或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因此说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才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可以说…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方“权利”概念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世纪,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接纳了西方的"权利"概念.但是,中国近代进步知识分子并没有依照西方"权利"概念产生和发展的路径去认识权利概念.近代中国是在"民权"与"民主"对立.政治化的民权,民本化的民权,抽象化的自由、平等和私权缺失的基础上形成"权利"概念和观念的.近代西方"权利"概念的中国化对中国近代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产生了特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及其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意识形态化的过程,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等级社会寻找其合法性理论依据的过程.儒学最初是智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秩序的理论设计,其在两汉时期的意识形态化经历了礼仪先制、理论改造、权力强化和制度支持的过程.儒学意识形态化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对中国传统法律的立法思想、社会调整规范的选择和司法制度产生了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西周经历了从战争法则的弱化、分封制的产生、宗法等级制的产生等发展环节 ,完成了从礼治的产生到法律制度的产生之间的逻辑承转 ,西周完整地建立了中国传统法律整体秩序精神的价值内核。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西周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法律价值董长春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困扰并不是物质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的模式和标准问题,而是价值现代化的模式和标准问题,是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现代社会的价值关系与那个社会的真实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每深入一步地发展都昭示着社会现代化进程本...  相似文献   
9.
法律评价的意义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评价作为社会主体对法律及其运作过程的价值判断 ,它不仅与社会主体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有关 ,而且与法律评价的主体、对象相关联。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法律评价对于法律及其运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高校纷纷设立或正在探索设立秘书事务所,相关研究成果对其作出了实践总结和理论指引。文章总结了国内高校秘书事务所的设立时间、地域分布、性质类型等,对研究成果集中论述的内容如设立条件、机构设置、业务范围、运营机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指出了一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