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福亚 《文史哲》2002,(1):130-134
在三国之吴国,吏是封建政府控制,身份地位低下,较为特殊的一个阶层。他们耕种“限田”,缴纳“限米”,又佃种零星国有土地——“二年常限”田等,缴纳“税米”或“租米”。二者是有区别的。诸吏身份地位低下,并在律令中有所体现,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目前所见到的走马楼若干简牍,特别是《田家》中州吏在嘉禾四年、嘉禾五年间“二年常限”田中定收田亩租额的变化,恰恰向人们展示了诸吏特别是州吏身份地位低落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苻生论     
一、历史疑案苻生,字长生,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初年的皇帝。在位整两年(355—357年),在苻坚发动的政变中被杀。建国以来的史学论著,凡涉苻生,都认为他是个暴君。这些同志的立论并非毫无根据,今存《晋书》、《魏书》、《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及《资治通鉴》等,莫不把苻生说成暴君,其中尤以《晋书·苻生载记》为最。概括起  相似文献   
3.
魏孝文帝迁都得失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文帝的迁都和改革,是北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迁都、改革的原因、内容及积极意义,王仲荦、唐长孺两位先生均有详细和精辟的论述,这里除必要的概述外,不准备过多地涉及。需要指出,迁都和改革激化了拓跋族内部固有的矛盾,并且是在牺牲人民利益的基  相似文献   
4.
<正>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在此期间,皇朝更迭频繁,割据政权林立,战乱频仍,经济文化遭到严重摧残。但它又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处处呈现出汉唐两大盛世间过渡时期的风貌,为隋唐经济文化的高涨作了充分的准备。现仅就经济区域、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三个方面略陈己见。隋唐经济文化的高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两汉,影响也大于两汉。之所以如此,与他们凭籍的经济区域密切相关。两汉所凭籍的经济区域,主要是中原、关中和益州。东汉中后期,虽然出现向四周扩大的趋向,但广阔的长江中下游  相似文献   
5.
十六国时期的民族斗争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汉魏之际,由于军阀混战,中原地区遭到极大的破坏。统治阶级为保证劳动人手和补充兵源,强迫边缘地区少数民族入居内地,某些少数民族亦因其它原因向内地迁徙。到西晋时,中原地区,特别是并、雍、秦、凉一带,民族居住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中地区,历来是汉族文化的中心,这个时候已是“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了。  相似文献   
6.
(一)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反封建的:“有反革命的暴力,就必然会有革命的暴力来反对它。没有革命的暴力,就不可能消灭反革命的暴力。剥削阶叛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就是一种反革命的暴力,就是代表剥削阶级实行镇压的特别力量”(红旗杂志编辑部“列宁主义万岁”)。这是一条颠撲不破的马列主义真理,封建社会当然不能例外。从它一建立起,就是一个地主、贵族和皇帝这些少数人剥削和压迫农民阶级多数人的社会。地主和农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他们的矛盾是对抗性的,是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的最基本昀最主要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了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当这一矛盾趋于尖锐化的时候,就诉诸于革命的暴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的依附民,有合法和非法的两种。合法依附民的大量出现,始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的荫客制。《晋书·食货志》所载的荫客制,除数额明确以外,对客的身份地位仅蔽以一个“荫”字。这一时期的律令已大都散失,史籍记载又过于简略,人们在阐述客的身份时,大都引证《隋书·食货志》的有关记载,可惜对其含义,特别是始于何时?语焉不详。澄清这个问题,有利于弄清当时依附民是否合法及《唐律》中有关依附民的基本条令的渊源问题,推进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