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欣闻2004年9月是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建院二十周年,值此之际,我特向贵院全体师生员工表示最衷心的祝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是国家在宁夏建设的一所部属民族高等院校。它的创建闪烁着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关怀,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的结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面向少数民族、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办学方针,为提高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浪费并存,一直是制约宁夏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统分合理、分层决策、分工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改变单一的政府办学格局和单一的政府拨款投资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和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教育投入体制,进一步推进大中专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等,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解决事关全局的教育结构调整问题、分流冗员问题、民办教育发展问题、综合治理问题等,创造良好教育氛围和育人环境,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充分条件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4.
在穆斯林文化发展的中心地带,民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民族气息相当浓厚,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态势。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来审视,穆斯林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传播,大多是以穆斯林内在相通的文化特质和情感基因为根基的。纵观中国与中亚穆斯林民俗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穆斯林民俗文化内隐着确定的文化价值主题,各种穆斯林民俗文化交流都承载着“多元共生”的朴素文化思想,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中国与中亚民俗文化深度交流的和谐舞台,从而达到营造多元文化共生的局面,构建“为己”和“为他”的跨文化交流双向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5.
20西方道德教育思潮表现出流派众多,争论激烈的特征。各种流派既有其深刻的哲学文化背景,又有其现实的政治经济背景。激烈的争论使各种"思潮"和"理论"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道德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反思西方道德教育思潮和道德教育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与趋势,对于建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尽快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以民族优秀传统为教育重心,加强国情教育,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目前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 ,也是教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全面解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在现实条件下 ,选择有效的发展政策 ,抓住机遇加快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民族素质,造就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关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对我国教育理论的构建和教育实践的探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在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