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1.
本文拟就唯物史观形成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 唯物史观形成的阶段及其标志 唯物史观的形成经历了若干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阶段,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历史过程,贯串其中的基本线索是关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科学理论产生和逐步形成的思想。 (一)唯物史观的发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起点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早期思想  相似文献   
2.
蔡德麟 《学术界》2002,(6):226-242
在人类思想史上 ,人道主义思想源远流长。在西方 ,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前 6 0 0 - 4 76 ) ,关于人的研究就占有突出地位。古西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 :“认识你自己” ,道出了古代“人学”的先声。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 ;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特也提出“人是第一重要的”命题 ,直至亚里士多德这位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作出了“人是两足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的系列判断 ,从人的形体、思维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对“人是什么”作出了全方位的回答。在东方 ,中国自春秋战国 (前 770 -前 2…  相似文献   
3.
论池田大作的世界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积极的和平主义、绝对的和平主义、彻底的和平主义三个方面,探讨了池田大作以佛法人道主义为基础的世界和平观,并对作为池田大作世界和平观之哲学基础的生命至尊论、宇宙生命论、天人合一论等理论观点作了细致的剖析和探讨,阐明了池田大作世界和平观的理论特色及其为推进世界和平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自己的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的两代领导人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关于“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与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只有从这种历史性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理论创造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5.
蔡德麟 《学术研究》2002,2(1):10-15
本文认为 ,深圳特区20多年来所实现的历史飞跃 ,是社会形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 ,它真正实现了从自然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过渡 ,初步成功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思考探讨的空间。本文立足深圳实践对“生产力是否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形态的第一要素”等两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阐述了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 今年三月十四日,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一条艰难曲折的胜利道路。一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很不容易的! 先进的中国人,在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后,开始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是,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还缺少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条件。半个世纪过去了,到二十世纪初,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正在中国大地上酝酿成熟之中。这时,一些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开始零星地、片断地把马克思主义译介到中国来。而最早这样做的主要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不可避免地要遭到严重的歪曲。  相似文献   
7.
池田大作先生是深圳大学名誉教授、深圳市荣誉市民,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作出过重大贡献。值中日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之际,特发此文以纪念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经说过:“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青年总是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的。”①党的十二大高举共产主义思想的旗帜,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设计宏图。这是一次砺志革新、继往开来的盛会。我们的未来,展示着共产主义的远大前程;我们的革新,体现着共产主义的精神风貌;我们的规划,是通向共产主义理想的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文化交流与21世纪蔡德麟,郁龙余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第2卷(总第3期)载有李慎之先生《辨异与融合》一文,李文认为,东方文化(主要是中国文化)要真正对当今世界做出贡献,尚有待于进行自我调整。对此,蔡、郁两位在该刊第3卷(总第4期)上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中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时候,全国报刊先后发表了不少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的报道和文章。有些还着重评介了十月革命乃至辛亥革命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说明了中国人民最早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和马克思学说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以往常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论断是否正确?是否已失去了它的意义?有些同志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