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长江《读书》奖”由…  相似文献   
2.
反思现代性     
长期以来,中国人把现代化(m odernization)作为追求的目标,作为不言而喻的理想和价值标尺。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除了单纯的肯定,也出现了质疑与批判,而使用的词汇也往往从具体的“现代化”变为抽象的、似乎学理性更强的“现代性”(m odernity)。反思现代性与“制度创新”既有联系,也有差别。制度创新基本上是认同现代化的目标,但主张在具体实现现代化的方式、方法上,中国可以走出一条与西方经历过的现代化道路不同的新路(参见本刊2005年第2期“制度创新”)。而反思现代化则意味着对已有的现代化方向、目标、价值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方向和途径有一致或相似的看法,到了90年代,立场、观点发生分化。刘东在1995年12月号的《二十一世纪》上发表题为“警惕人为的‘洋泾浜学风’”,批评往日立场相同的同事和朋友,才离开“生于斯养于斯的故土”不久,就完全丧失对今日中国的理解力,用西方学理套裁现实,对中国问题的论述犹如“天方夜谈”。刘东针对崔之元、甘阳等人的观点评论说:“他们要么就把‘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杂揉成一个极不协调的框架,硬把当前中国这种迫不得已而且矛盾山积的新旧交替状态和妥协混杂…  相似文献   
4.
反思现代性     
长期以来,中国人把现代化(modernization)作为追求的目标,作为不言而喻的理想和价值标尺.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除了单纯的肯定,也出现了质疑与批判,而使用的词汇也往往从具体的"现代化"变为抽象的、似乎学理性更强的"现代性"(modernity).  相似文献   
5.
制度创新     
崔之元在<二十一世纪>1994年8月号上发表"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并在同一刊物的1995年2月号和1996年4月号上发表"再论"和"三论"),提出中国的改革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旧的概念范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代呼唤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需要新‘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可以从‘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于2001年4月中旬来华访问,历时半个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做了七场讲演,还在一系列座谈和聚会中与学术界、文化界人士进行交流。他的访问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的“人权—主权”话题在学者中产生了争论。 哈贝马斯于4 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首场讲演,他的讲话主题是论 月证人权具有超越不同文化传统的普遍性。他提出,自由和人权并不仅仅是西方文化独具的价值,在这种最基本的问题上,不能说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或对自由、人权…  相似文献   
7.
保守主义,特别是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已出现。新世纪伊始,这种思潮的势头显得更为猛烈,特别是在2004年,由于“读经”口号的提出以及围绕这个口号发生的争论,有人把这一年命名为“文化保守主义年”。新世纪保守主义引人瞩目的代表人物是蒋庆,他选编了《中华文  相似文献   
8.
制度创新     
崔之元在《二十一世纪》1994年8月号上发表“制度创新与第二次思想解放”(并在同一刊物的1995年2月号和1996年4月号上发表“再论”和“三论”),提出中国的改革已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旧的概念范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时代呼唤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国需要新‘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我们可以从‘新进化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和‘批判法学’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发。”以上三论都是当今美国的新理论。新进化论指的是,已经被实践淘汰了的制度,不一定最终不合用,这适用于中国的人民公社和农业学大寨运…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于2001年4月中旬来华访问,历时半个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做了七场讲演,还在一系列座谈和聚会中与学术界、文化界人士进行交流.他的访问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的"人权-主权"话题在学者中产生了争论.  相似文献   
10.
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发表报道和评论,介绍"长江<读书>"评奖和获奖情况,记者在报道中说:"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