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宝根  袁灿兴 《老年人》2011,(10):38-39
抗战胜利前夕,美国试图在战后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据点,同时抵制苏联的影响和渗透。所以美国一方面极力扶植国民党政权,一方面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故而积极调解国共争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民间宗教以其非法性与秘密性及其常与各类反抗活动相结合,而被历代统治者以严酷手段加以镇压。但宗教在民间却自有其生存空间,各类民间宗教在历史上屡禁不止,不断出现。滦州石佛口王氏家族,前后10代人,两百余年间,既执着于弥勒转世王氏家族的造说,又为传教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所惑,虽屡遭打击,却前赴后续,直到清嘉庆年间遭致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3.
4.
袁灿兴 《兰州学刊》2011,(4):130-135
1899年清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一次保和会,会后清政府决定批准1899年海牙公约中的三个。但由于1900年的庚子之乱,清政府未能完成批准条约的工作。1904年,为了通过红十字会救助日俄战争中的东三省难民,清政府开展外交努力,完成了加入国际红十字会与批准第一次保和会三约。1907年第二次保和会召开,清政府再次参与。会后清政府经仔细研讨,批准第二次保和会十四约中的八个。清末两次保和会之参与,是中国外交现代化的滥觞,并推动了中国红十字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32年6月至1935年8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在无锡东部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农村实验,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经济上,实验主要从指导农事、流通金融、推进合作、提倡副业四个方面着手.三年之内,北夏实验区内经历了一系列经济上的尝试,如推广优良稻麦种、组织农村手工艺传习所、组建生产合作社、进行金融借贷、开办农产品展览会等.实验的参与者们根据每一年的经验,不断调整,以望找出一条适合无锡农村的发展道路,并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6.
袁灿兴 《领导文萃》2013,(19):82-86
赫鲁晓夫死后,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在给他雕刻墓碑时,特意将两块黑白石头拼接在一起。墓碑上的黑白折线说出了一个道理,任何人的一生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是黑与白的组合。赫鲁晓夫挑动中苏关系,大肆发展核武器,造成美苏核对峙,威胁世界和平,这是他不足的一面。但赫鲁晓夫消除个人崇拜,为千万人平反,改善民生,这却是值得肯定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书生所魂牵梦绕痴痴苦求的,不外是通过科举道路而谋求功名,但能通过科举而改变命运的书生却为数极稀。绝大多数书生苦求功名而不得,在现实中又为生计所迫,这带来了他们心灵上的苦闷与压抑。书生们只能在他们用文字所编织的幻想中,去实现对完美婚姻的追求,对富贵功名的渴望,而这两类幻想也构成了志怪文学的主题。《聊斋志异》中大量女性妖狐鬼仙们的故事,便是书生们的二重幻想交织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战初,在中国尚未对德奥宣战时,就有一定数量的德奥俘虏被中国收容.至中国对德奥宣战后,驻京德奥使馆卫队及驻天津德奥军队均被加以收容.对所收容之俘虏,中国制定了系列俘虏管理条例,并在伙食、医疗、薪俸等各方面给以极大优待.一战结束后,至中国正式与德国达成和议,中国经海路将在华之德奥俘虏予以遣返.对一战后一些新独立国家的俘虏,中国也一一予以遣返.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奥战俘之收容,既是海牙和会关于战俘待遇之陆战规例第一次在中国实践,也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当乾隆年间西方列强出现在中国时,中国士人坚守"华夏中心"说,将西方列强视作未曾开化的蛮夷,把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成果当作"雕虫小技"。这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在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方有所改变。此时中国知识界开始正视西方列强的工业成就,但仍然秉持着文化上的优越感,并以"中体西用"指导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备受刺激的中国知识界方才开始正视西方文化,意识到它是有体有用,堪与中国文化并肩的文化,并开始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到五四时期,在内外因素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激烈批判传统文化,并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至此"华夏中心"说被摒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民间宗教以其非法性与秘密性及其常与各类反抗活动相结合,而被历代统治者以严酷手段加以镇压.但宗教在民间却自有其生存空间,各类民间宗教在历史上屡禁不止,不断出现.滦州石佛口王氏家族,前后10代人,两百余年间,既执着于弥勒转世王氏家族的造说,又为传教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所惑,虽屡遭打击,却前赴后续,直到清嘉庆年间遭致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