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家及其思想在先秦曾经盛极一时,与儒学并称显学。可是在当时影响如此之大的学派为何没能发展壮大却远离了"思想的舞台",直至清代中晚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其中缘由令人深思。本文试图从思想本身、统治者的选择及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等方面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伦理存在从主体性虚空到社会的道德虚空,无一不表现着破碎的样子,建立在封建纲常基础上的旧有伦理秩序被废弃、符合新时期社会期望的伦理存在方式还没有成熟。伦理主体存在着,却以没有主体的方式存在,存在以身体的呈现模式承载着自我和社会的破碎状态,以渴望和探索的姿态正在生成,主体理性也在不断的反思和对话中,拯救着迅速蔓延的虚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全面的整体性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相同步,就其主题特质及其内在轨迹而言,是中华民族之本位价值观念的寻索与探求的过程,意味着社会之基本价值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有效转换,并通过社会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而具体表现出来.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在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博弈中,公正与共享价值观的胜出;在社会政治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由"权力型政治"向"权利型政治"的转变中,现代公共行政的治理价值理念的出场;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则表现为由抽象的"伦理本位文化"向新"公民本位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这是价值取向方面,社会由"政治主导"到"经济主导"再到"人文公共性"本位的制度文化追求历程中,新质的社会共享性价值信念和理想的渐进生成与有机呈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人脱离母体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仅意味着一个自然个体人的诞生。呈现在他眼前的,将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人化意义世界──社会世界。要走向这一世界,逐渐融入这一世界并真正自觉地创造这一世界,还需要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程去跋涉。“社会化”便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并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不管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也不管是出身豪门贵族还是清贫之家,谁都无法逃避这一过程。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社会化的研究已明确地形成了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全部精神和实践活动动态演进的历程表明:客观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与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之间并非是外在、互斥的两极,而是在本质上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就人类价值活动本身而言,它其实就是人类主体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是人类对自身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社会的演进方向与终极目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期望、设计、筹划和趋进活动。这其中,主体的选择性活动是至为重要的一环。合理的、科学的价值选择带来的是社会的光明与进步,不合理的、错误的价值选择导致的则是社会的停滞、甚至退步。所谓价值选择,从其学理的意义来看,…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结构的利益交往格局所塑造的是一种“市民社会”的私人生活空间,这种私人生活空间虽然是自主的,但在文化伦理与价值观上却是不自足的,它无法提供社会“公共价值”的产生空间,也不能培育出现代“公民社会”所需要的合作精神与“公共责任”感;与市场经济着意打破集体行动的制度安排的逻辑相反,公民社会的运作逻辑的精髓恰在于集体行动的达成,它拥有一种实质上是发端于市场活动内在要求的自律、自治、参与、合作、信任、奉献、责任精神等文化价值观念,并构成市场社会的“引致”性文化;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的是与公民的信任、互惠和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它提供了有效地化解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内在冲突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充分尊重公民社会民众个人的基本权利。创造社会资本生成并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7.
价值:实践主客体的同构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实践主客体的同构性效应袁祖社价值的本质及其整合机制问题,是价值哲学的“理论硬核”所在,近年来,理论界从多角度,多侧面展开了艰难的探索和掘进,试图从根本上“消解”这一疑难。我们的基本观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所谓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同一实...  相似文献   
8.
契约是交易各方同时为获得更大利益而进行的基于平等地位的一种自由交易 ,各方并因此而建立起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它具有世俗特性 ,隐含了平等、自由、功利和理性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同时 ,考察分析了契约关系得以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揭示了契约关系的实质 ,从而把民主契约思想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实现了对西方“社会契约论”的超越 ;契约关系与市场经济及其法制化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表明在我国现阶段把契约规则纳入社会现实生活中 ,并将其作为调节社会的基本原则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日渐向深层掘进的未来“显学”——方兴未艾的人学理论,被认为是一门有可能引起当代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获取突破性进展与变革的极富生命力的新的综合性学科。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根本理论特质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以其对有关人的存在与本质、必然与自由、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哲学人文理性之确定性寻绎的进程中,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所确立的人类文化哲学范式的贡献功不可没。其文化哲学真理观的思想旨趣在于,直面文化多元性、多样性之复杂现实,秉承符号本体思维,睿智地破译文化逻各斯的密码。在反思、批判康德的批判精神的过程中,卡西尔经历了从认识论立场到人类学立场的理论前提的转变,并直接将人的世界的理论确立为文化哲学的新的出发点。其符号本体思维的文化哲学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努力探索世界之真实和人性之真实之间的人文价值真理。在知识经验形态内,其文化哲学建构对于社会历史思考的启发性意义在于从社会进化的微观层面上明确了符号思维本位的人类文化哲学的道德价值旨归,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关文明社会进化机制的隐性的纯良道德实践的相对性终极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