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提出了优化实践教学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简单化、感性化、低级的刚性管理,是以控制、规章制度、征罚等手段管、卡、压,强制性色彩颇浓。这种刚性管理模式建立在不尊重人的个性,不顺应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基础之上。在进入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现代经济增长时期,在把以人为本,“开发人的心  相似文献   
3.
隋代前期的文教政策与相关制度建设,建树丰硕且影响深远.从制度层面讲,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国子学的独立;专科学校书、算学的创办;有关业务部门设博士招收学生进行职业性训练等,均由隋开其端并形成制度,对唐、宋及以后王朝产生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政治层面讲,该政策培养了大批的治国人才,树立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奠定了此后的治国方向,为隋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方面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瑛 《理论界》2013,(1):62-64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人美、社会美、环境美的综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本质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本质上是对生态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目前存在诸多制约生态文明发展的不利因素,需要通过将生态文明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商品营销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的促销方式毫无创新可言,要想赢得营销的成功,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掌握营销中的心理战术,打造攻心营销市场环境,探究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和创造独具特色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常州工学院提高生源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招收高质量的优秀生源成为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学校应该认清现状、着眼未来、及早谋划、积极应对,整体提高招生的生源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环境生态教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瑛 《理论界》2009,(5):191-19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从科学发展观的广阔视野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有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而这三者都离不开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今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导力量,大学生可能是未来的领导者,是有知识的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社会生态教育的普及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探讨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地普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海顿(1913—1980)是20世纪美国黑人诗歌史上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1962年罗伯特·海顿在《记忆的歌谣》里发表了《冬日的星期天》这首诗。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开了对儿时一幅生活场景的描述,却激起了读者对于爱与责任的深层次的体验与思考,诗中更是蕴含着一种因无法得到认同的痛苦和哀伤情绪。  相似文献   
9.
高校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高校全程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较为明显的不足,以及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普遍缺乏等问题,提出应构建和完善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并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全面、有效地发挥其功效,指导和实施于大学生就业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物采掘"的资源利用权在客体、权利取得程序、利用方式上具有特殊性,不同学说及不同国家的立法例在对其定性方面存在分歧.资源利用权的客体符合一物一权所要求的客体特定性;获得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前置程序--行政许可并不影响民事权利的定性;对物采掘的用益物权利用方式也可以在传统民法中找到依据.因此,资源利用权属于用益物权,<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资源利用权为用益物权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