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行政主要表现为自由裁量行政 ,在行政自由裁量权膨胀条件下 ,行政合理性原则在行政法中地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系统考察了行政自由裁量权扩大的社会原因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提出、发展过程 ,尤着力探寻讨论了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当代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法理基础 ,提出在中国现时代的行政法治建设中 ,只有全方位强化、倡导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双重监督与法理性监控 ,严格意义上的行政法治才能在实质上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正需要审判独立和对审判权实施监督两方面的共同支撑。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司法现状,检察权对审判权的监督必不可少,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之间既相互冲突又相互统一。在改造抗诉监督制度时,必须坚持“不损害独立审判权”的底线,把抗诉理由的标准由“确有错误”修改为“认为有错误”,把抗诉范围限定在“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案件和“适用法律错误”的案件,并对抗诉期间和抗诉次数作出严格限制以维护审判结果的终局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在其作品《英格兰,英格兰》中,通过安排建立主题公园,复制代表传统英国性的物品,来重新构想英国性,然而过去不得缅怀,现下处于迷茫之中,尝试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4.
调解制度是古代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冲突解决方式。我们必须在坚持完全自愿、注重效率、程序规范、相互协调等原则的基础上,对传统调解制度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发挥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调解制度的文化底蕴及其当代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解制度是古代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冲突解决方式。我们必须在坚持完全自愿、注重效率、程序规范、相互协调等原则的基础上,对传统调解制度进行创造性转化,使之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发挥更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审判独立无疑是司法改革进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所在。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社会正义,审判必须独立,但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对审判权实施监督不仅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而且我国目前的法官队伍现状、司法腐败现象、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现状构成了对审判权实施监督的实证依据。因此,在逐渐提升审判权地位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其的监督。  相似文献   
7.
WTO规则对当代中国司法理念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司法审查是WTO规则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中国政府已承诺建立与WTO规则相符合的司法审查制度。司法制度的构建有赖于司法理念的支撑。在WTO的全部法律文本中凝聚着一系列当代司法的基本理念,厘清这些司法理念,对于确立当代中国的司法理念,构建符合WTO规则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进而使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流,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对杭州市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新加坡、上海等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发达城市经验,提出了改进杭州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措施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审判独立无疑是司法改革进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所在.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社会正义,审判必须独立,但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对审判权实施监督不仅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而且我国目前的法官队伍现状、司法腐败现象、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现状构成了对审判权实施监督的实证依据.因此,在逐渐提升审判权地位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其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审判独立及对审判权的监督作为司法运行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其对立冲突是客观存在的,但这是表层次的,在深层次上,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和谐统一关系,具体表现在:人民权利是两者共同的逻辑起点;司法公正是两者共同的价值追求;法治实践是两者统一的现实基础;审判程序是两者和谐结合的共同场域。在司法改革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审判独立与对审判权监督之间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