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定、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西部民族地区还存在着许多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建立和健全客观和主观相结合的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指标体系,监测和预警社会稳定,对准确认识和掌握西部民族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态势,采取必要应对策略是极其必要的.保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还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强社会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政治心理,改进政府管理,及时并正确地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3.
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于土地征用、城镇改造、移民安置、劳资关系、环境污染、国企改制、资源开发等领域。贫富差距、分配不公、钱权交易、治安恶化和官员腐败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西部地区以维权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巨大规模、暴力倾向、“无直接利益冲突”苗头,以及政治诉求的强化,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要定位准确,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善于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疏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大力进行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建立起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应急和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较 ,在人文环境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优化西部地区的人文环境 ,是西部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 ,西部必须更新观念 ,进行制度创新 ,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 ,改善法治状况 ,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 ,克服惰性社会心理 ,移风易俗 ,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从而为外源动力的输入营造优良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空前激烈,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应整合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解决各宗教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奠定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的法制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的法制建设是西部社会转型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西部开发的迫切需要,以人治为特征的西部地区法制环境极大地制约了西部的发展.西部开发,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改善西部地区执法状况,进一步开展普法教育并谨慎地推进司法改革,为西部开发建立一个公正、平等、规范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于土地征用、城镇改造、移民安置、劳资关系、环境污染、国企改制、资源开发等领域,贫富差距、分配不公、钱权交易、治安恶化和官员腐败则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西部地区以维权为目的的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但是,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巨大规模、暴力倾向、无直接利益冲突苗头,以及政治诉求的强化,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西部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要定位准确,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善于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疏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大力进行社会建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建立起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应急和善后机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的政治社会任务和社会实践环境与过去已有很大的不同,要求我们必须实现雷锋精神内涵及实践方式的现代转向,着力提倡和弘扬雷锋精神蕴含的公民精神、创新精神、自主精神、团结精神,从强烈的阶级情感转向普遍的对全体社会成员乃至全人类的人文关怀,从计划经济年代的服从意识和臣民人格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独立意识和公民人格。同时,由随机的临时的救助转向正规的社会工作救助,由分散的个人行为转向有组织的团体行为,发起各类志愿者行动,救助庞大的弱势群体,应对老龄社会提出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孙中山关于建设政治文明的思想,指出了孙中山关于政治文明建设思想的意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加速使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和民众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矛盾和冲突空前激烈,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构成了极大威胁.应整合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进一步推进西部开发,解决各宗教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奠定社会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