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和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大问题。为此,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广东中国文学会、汕头大学和《汕头特区报》社年初在汕头大学召开了“文学与市场经济”研讨会。由于讨论涉及的问题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刊特此摘要编发会议的部分论文,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牛田洋》以“批林”为旗号,极力美化、颂扬和推销林彪路线的黑货,主要是通过“一号人物”师政委赵志海来体现的。小说的“内容提要”中,硬把他作为“叱咤风云、英勇无畏、刻苦学习、善于分析的英雄形象”推荐给读者。当年“四人帮”控制的一些报刊评论,也把他吹捧为“自觉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赞美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成功的”。既然如此,对赵志海的形象进行剖析,进一步揭穿他的实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小说在描写赵志海指挥围垦牛田洋的一系列情节发展中,煞费苦心地从三方面对他作了“着力刻划”:一是他如何“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二是他如何“注重实践”,“反对天才论”;三是他如何同“修正主义路线和阶级敌人”作斗争。作者经过精心选择,特意从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态度上,从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上,赋予他们心目中的英  相似文献   
3.
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在我国历史上开始萌生,就受到了歧视和贬抑。长期被看作“小技”、“末流”,而为正宗的诗文家、理论家所不齿。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古代小说仍然不时受到一些人的责难。如有的论者认为中国古代小说都是“章回体”,“有重视讲故事的特点”,因而是“原始的、落后的、属于幼年期”的作品,不及那些“抒情的、表现感受和情绪的文学”。还有的论者认为,中国古代小说忽视典型创造,人物多是类型化的扁平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