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孔子一生在教育实践中有诸多创新:第一,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第二,确立了"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标准;第三,奠基了"知行合一"的教学过程;第四,形成了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教育创新(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孔子教育创新体现在创办私学,改革了教育体制;编写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勇于探索,创新了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古代文学要点面透视,把微观与宏观结合,经验总结与规律探索结合。从宏观、系统的角度研究,确定研究点的依据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外部因素,二、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三、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内容因素,四、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形式因素。面的研究是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具体分析,需要把握四条原则:一、纵与横的结合,二、精与博的结合,三、思想与艺术的结合,四、通与变的结合。透视点面有三种方法:一、宏观系统方法,二、历史发展的方法,三、比较联系方法。  相似文献   
4.
《梅花诗并序》的模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伴旅人的《梅花诗并序》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了模仿,而且在诗与序中处处渗透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影响。大伴旅人在对中国文学借鉴与模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探索的民族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民族意识,为日本民族创造富于独特民族特点的文学和日本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言”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父权等级制度的建立,男尊女卑的传统儒家女性观也逐渐形成.反映到文学中,女性形象大都是男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明代以来,随着女性社会地位从"附属"到"独立"的转换,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随之完成了从"歧视"到"赞美"的转换."三言"正面描写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
古代送别诗自《诗经》滥觞始 ,其后逐渐演绎发展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和类别之一。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角度划分 ,送别诗可划分为送别诗与留别诗两大类。送别诗与留别诗都是以表达离情别绪为主的诗歌创作 ,但由于作者的身份、心境不同 ,因此在表达感情时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