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置有多个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元件.控制系统工作时,各种信号相互交叉渗透,控制进气、喷油和点火.一旦发生故障,则症状不容易辨认.而且只是局部发生故障,其他部分仍完好的可能性极高.而控制单元一般都是一个整体,为排除局部故障而去整体更换,经济上不合算.所以我们要制定出切实可行而又经济的维修方案,通过采取一些简单的补偿措施,去弥补这部分的功能作用,以达到排除此局部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开拓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展开西方全球化的图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力图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可以任意主宰的世界,便把一切民族性的、地域性的东西都想划归并置于西方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之下.这样,它们就不断地制造不平衡发展状况和"联合发展态势",并利用跨国公司这一栽体来推动西方全球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复制,环境问题自然而然地随之产生且越演越烈,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在大肆破坏全球环境的历史过程中也在培养埋葬自己的另一种"全球化"--社会主义全球化.  相似文献   
3.
生态殖民主义是西方在全球化进程中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采用的一套极为野蛮、腐朽、落后、甚至制度化了的对外政策和做法。它的本质就是殖民主义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发展,西方垄断资本利用所控制的国际垂直分工体系、通过区域化和全球化以及环境壁垒政策等来施行其生态殖民行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实行南南合作形成合力来共同应对西方的生态殖民行为,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南南合作的基础上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4.
推进党在西藏的建设始终围绕和服务于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展开。文章就和平解放以来党的建设在西藏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在西藏的建设、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奋力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方面作了理论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关心与全国支援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西藏自我发展能力,既是西藏发展的必然,也是西藏发展的根本内因.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是西藏永续发展的一个基本保障.衡量西藏自我发展能力,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纯经济指标,也不能一味地采用内地的衡量指标,而应以涵盖多方面、宽领域的具有西藏特点的相关指标体系来衡量.增强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关键在于提升西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育西藏特色优势产业.西藏产业发展应围绕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走出西藏特色,走出西藏优势,真正实现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从而促进西藏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7.
8.
自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签订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以来,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西藏已由一个政教合一、落后封闭野蛮的封建农奴社会逐步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水平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认识论的理论视角,对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曲折性进行历史梳理与学理分析,有利于深化认识西藏经济社会所带有的区域性与民族性的发展规律,进而助推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建构探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持续农业、绿色消费、废物处理)、"四个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生产之间循环、社会整体循环、物质能量循环)、"三个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对社会机制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循环经济的社会发展机制建构包括:宏观调控机制的建构、激励驱动机制的建构、社会参与机制的建构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斗争,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完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制度设计、工作主题、精神纽带、民族关系五个方面的精炼概括,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这条道路的指导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中国特色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工作模式与机制具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工作模式与机制,第二个层次是解决重要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如西藏与新疆)的具体运行模式与机制,第三个层次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具体操作模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