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从<双城记>中主人公曼内特医生的角度分析狄更斯的博爱主义精神.曼内特受侯爵兄弟迫害,在巴士底狱度过了18年冤狱.在得知未来的女婿达奈就是仇人侯爵兄弟的后代时,他的精神遭遇到了巨大的漩流的折磨.但最终,爱战胜了恨.达奈被捕后,曼内特全力参与了营救达奈的行动.这充满博爱的行为,也正表现了狄更斯的主张:他反对暴力血腥的革命,他通过作品暗示,<新约>中所倡导的博爱的为人准则才是解决阶级斗争的唯一办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狄更斯的《艰难时世》中西丝的人物塑造,主要从西丝在葛擂硬家庭中及其他人物身上所起的作用、西丝性格的塑造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狄更斯的改良主义思想;认为狄更斯的人道改良主义思想解决了社会矛盾的理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进步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小说《双城记》进行分析,认为德法奇夫人有三重角色:妻子的角色,女革命者的角色,及杀人犯的角色。从最初的受害者,到最后的嗜血恶魔,德法奇夫人一步步地被复仇之心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同时她也一步步地失去了读者的同情。在对德法奇夫人的三个角色进行分析后,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狄更斯对于血腥的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即深切同情穷人、工人、平民等下层阶级,也谴责恐怖的暴力,同时也谴责引起暴力革命的罪恶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