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概念,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厚根源和动力源泉,构成其安身立命之基和根本力量之源,二者相互作用并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益公正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利益公正思想为思想基础、以生产力发展为物质手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制度基础、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分配原则、以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目标、以利益关系协调为重要途径.这一理论在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和公平规则的合理有序三个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面对我国农村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倾向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困境与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工作非常必要和紧迫.我们在把握创新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工作的创新机制.通过创新机制的建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建设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的同时,重视对其它国家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借鉴.邓小平提出要根据中国实际选择和借鉴世界有益经验、实现中国经验和世界经验的有机统一、既重视成功的经验也要重视失败的教训、总结和借鉴世界经验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要保持自己的优势避免资本主义弊端等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的科学方法和原则.邓小平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具体运行系统,是制度体系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持续有效地保障和推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分析和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国家治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系,对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坚定制度自信要深刻把握历史维度,从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演进中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深刻把握世界维度,从世界各国制度比较中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色;深刻把握价值维度,从价值遵循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引领性和对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提前转变的原因一直是学理界研究的热点。从总体上看,可以把其归结为五种主要观点:"发展必然说"、"理论缺陷说"、"实践使然说"、"国际影响说"、"内部斗争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从史学视角以及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方面研究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成果不少,但从社会学的视角以及制度自身形成过程方面研究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成果比较少。基于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邓小平制度建设功能、制度建设目标、制度建设结构、制度建设内容、制度建设过程以及制度建设的社会绩效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整合的思想,对我国文化整合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思想,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范式,以"三个面向"为视野,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主要途径,以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价值取向,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研究和探讨这一思想,对进一步实现多元文化整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模式”的理解与研究应该从多角度、多视角、宽视野进行,但是无论如何理解与研究,都应该始终坚持三个重要原则:方向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把握方向性原则,才能理解“中国模式”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模式;把握动态性原则,才能理解“中国模式”是处于发展之中的逐步完善的模式;把握全面性原则,才能理解“中国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