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健全的养老保障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构想 ,并且随着这一构想的具体化 ,及时总结了它的实现条件 ,为这一社会发展过程赋于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我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作一浅析,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在本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一阶段性目标 ,应特别注意抓好六项重点工程 :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推进西部大开发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建设 ;4.缩小收入差距 ,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5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6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不同层次高校自身定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大众化的门槛。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高校应高度关注自身的层次、人才质量、服务方向定位问题 ,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量身定做一整套相应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总体小康社会 ,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必须使经济、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造就既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和健康素质的“小康新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新目标,同时也是小康社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