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现观念更新,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而迫切的课题。然而,什么是新观念,什么是旧观念,人们又应当怎样去实现观念更新呢?对于这些问题,一些人并不很清楚,这样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观念更新带有盲目性乃至走入歧途。因此,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作一些讨论。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历史。因为大家知道,在我们国家,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都曾搞过观念更新。其中有的是成功的或基本成功的,但也有不少是不成功的。就后一方面的情况而言,“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可以说是最为典型的。在“大跃进”时期,我们曾提出  相似文献   
2.
潘念之、董立坤二同志发表于《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年第4期上的“阶级性始终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一文中关于法律“始终是有阶级性的,没有阶级性的法律是没有的”,法律是“和它的阶级性一起消亡”的观点,值得商榷,因为这种提法太绝对了。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潘、董二同志说:“法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到阶级社会才有的”。这种说法,粗略地看,未尝不可,但仔细推敲,却缺乏科学性、准确性。这里,潘、董二同志把法律的产生与阶级相联系。我认为,准确地说法,法律的产生应与国家相联系。阶级和国家是相联系的。一般来说,两者是同时共生,无甚区别的,在论述不少社会历史现象时,两者可作同等概念使用。但在这里,即确定是否存在没有阶级性的法律时,却不能  相似文献   
3.
<正> 生产力及其发展决定生产关系性质及其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矛盾运动的一条根本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作为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的,先进的生产关系表现形式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上。然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却出现了一批经济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面对这种理论和实践上的尖锐矛盾,站在不同立场、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素养的人,作出了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产方式的制约性和思维方式本身的发展规律,考察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认为中国传统思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方式,而是综合非理性与理性的双重成分,并具体通过直观和逻辑、整体和分析相结合,辩证中包含相对主义,经验内容中包含教条形式,理论中包含实用等基本特征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小生产理论的再认识──毛泽东晚年失误之理论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原因做了概括。决议指出,毛泽东晚年失误,除了国际──苏联领导人对中国施加巨大压力和社会历史──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的原因外,其思想理论上的根源在于:“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科学著作是我们行动的指针,但是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从领导思想上来…  相似文献   
6.
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绝对利己主义)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利益基础上的与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对立统一才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个人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小生产者的思想意识。对个人主义阶级定性的错误以及与此相类的对种种思想、理论不作科学分析而冠以资产阶级恶名是导致我们以往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赵平之 《学术界》2006,1(5):87-9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之间关于合作制的思想,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不是简单的“一脉相承”、“全盘继承”的关系,在核心思想上,它们大致各自应对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合作制并非天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其真实性质决定于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性质;马列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苏俄、中国等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落后国家革命成功、掌握政权后,其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与集体化的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市场化可先于集体化。  相似文献   
8.
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全国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西方文化体系进行比较研究,是二十世纪,尤其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国外学者热衷的课题。我国一些学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曾展开过一些研究,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冷落了这一课题,使它成为我国学术领域的一块空地。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在于光远、周扬、黎澍等同志关心支持下,上海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9.
传统农民的本质特征与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小生产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传统农民的本质应是“自给自足” ,“受外部权势的支配”虽然也可以说是传统农民的一种本质性特点 ,但前者更具本质意义。因而 ,以此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小生产理论是“过时之论”是欠妥的。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小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了宗法式小生产和小商品生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揭示了两者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及转化的途径。这一理论对经济落后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它能深刻和彻底地揭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失误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东西方文化比较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对这一文化比较的实质、背景、目的都有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看法。为此,我们感到有必要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明。 关于文化的范围,主要有两种说法:广义文化说和狭义文化说。广义说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一切,即它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说认为,文化主要指观念形态的东西,如哲学、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美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不包括传播和反映这些观念形态的方式和方法,如文字、教育等,以及群众日常活动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生活要素,如风俗习惯、礼仪等。 广义说由于把人类创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