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史学界对慈禧及其所谓新政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清末新政,特别是预备立宪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近代化改革,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进而把慈禧看作晚清近代化的最高决策者、最大保护神。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本文拟就慈禧预备立宪的实质作一简单分析,以就教于方家。从预备立宪的背景来看,慈禧宣布实行预备立宪显然并非出于主动,而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如此。当时的《东方杂志》曾有专论指出:“吾国立宪之主因,发生于外界者,为日俄战争,其发生于内部者,则革命之流行……二主因之外,则疆吏之陈请,人民之请愿,…  相似文献   
2.
赵朝峰 《阴山学刊》2004,17(4):36-40
江泽民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他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形成了理论上的新突破,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工作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动全民抗战的积极性,争取中华民族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山东革命根据地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重点在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展开工作。这项政策改善了人民生活,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增强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为山东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人祸天灾交相煎迫,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灾荒,直接威胁着灾民的生命安全和抗日战争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临灾救济和生产自救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5.
加强中共党史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原则:第一,把握好中共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第二,把握好中共党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第三,把握好中共党史的主体力量和领袖人物;第四,把握好中共党史评价中的历史主义标准;第五,把握好中共党史研究的“大历史观”。只有坚持正确的党史观,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本质,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时期的“重农”思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重农”思潮盛行于朝野。但它不是传统“农本商末”思想的复归,而是要求在中国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农业。这对中国传统农业变革有积极影响,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